台南黑琵保護區出現大量海廢 巿府稱各機關清理中
發布時間:2025/8/6 12:56 更新時間:2025/8/6 15:15
溫正衡 / 地方報導
丹娜絲颱風加上西南氣流影響台南近1個月,台南社大觀察發現,暴雨後許多埋在沙灘的瓶罐等垃圾浮現,還有竹子、木頭漂到出海口,目前仍有大量海廢待清理;另外也發現曾文溪口附近沙洲都有變化,接近黑琵保護區的新浮崙汕南側增長,但國聖燈塔處的頂頭額汕北側持續退縮。
颱風加上西南氣流影響,台南黑琵保護區西海堤邊近期出現許多漂流木以及保麗龍,但過去這些海漂垃圾很少出現在這個地點,因為外頭還有沙洲,堆積地點跟以往比更向後退了約300公尺,研判是颱風風力太強造成。
台南社大環境研究小組研究員晁瑞光指出,「我們看到垃圾其實是越過堤防,到了堤岸內的道路跟魚塭這一邊,垃圾堆積是比較往內陸移動。」
台南社大也發現,這次強降雨之後南區四鯤鯓沙灘上許多塑膠袋、寶特瓶等垃圾從沙中探頭出來。
晁瑞光說明,「沖上岸之後因為強風關係,所以很快就又被沙子覆蓋住,到之後的雨水,慢慢的,我們再去到沙灘,很多垃圾慢慢地又被雨水刷出來,大量塑膠袋又慢慢浮現出來。」
對此台南市府表示,針對沙灘上、溪口的廢棄物也由各機關清理中,希望以最快速度完成,還海岸清潔面貌。
台南市府發言人田玲瑚回應,「海岸線很長,分屬不同權管單位,台南市政府就所轄的範疇 會來加速清除,那也通報中央權管單位共同努力來清除海洋廢棄物。」
另外,颱風過後曾文溪口附近沙洲都有增加退縮變化,市府強調,沙洲的增長或縮減是自然演替現象,這次丹娜絲颱風更造成明顯影響,市府持續以生態工法加強養灘。
而台南社大則呼籲,面對極端氣候影響,公部門的人造海堤只是增加避難時間、減少民眾受災頻率,目前政府欠缺的是平原及海邊避災機制,更應該完善災後應對機制。
洪詩宸/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