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貴芳/台南社大美學與藝術學程資深講師
---------------------------------------------------------------------------------------------------■
圖 / 手繪峇里島民搬運物品的方式
我是台南社大「美學與藝術學程」老師—陳貴芳,教授課程是繪本創作、旅行寫生和彩繪色鉛筆等;此次的峇里島綠色之旅,讓我獲得許多教學上的新省思,經由此次的參訪經驗,對本身的教學方式有一些新想法,未來也會落實在我課程規劃和班級經營上。
以下三點是此次參訪後心得分享:
一、集體學習的樂趣
這次參訪機會我由以往的台上老師轉變成為學生,並與社大的夥伴們組成一個班級,成為一起學習的同學。五天的共學經歷,讓我真切的體驗原來一個感情融洽的團體,營造的教學氛圍非常迷人,我每天都期待和「這群同學」一同探索峇里島的新奇。
一同學習傳統舞蹈 一起學習品嘗咖啡
出發前,團員中有幾位並不太熟悉,甚至沒有見過面,這樣的關係就如同社大的班級現況,集結來自新舊身分的學員;班級中有些人是認識的,有些是陌生的,大家一起加入新團體,建立共同學習的新關係。「班級經營」原本就是老師們努力的重心之一,透由參訪獲得的心得,更加確認「技藝教授」不是第一優先,應是將班級的學員關係緊密結合,形成的教學環境讓學員更投入,這樣的場域可連結同學成為共同體,對於一起做一件事會有向心力,不但有助於班級感情經營,也可讓學員對於共同付出產生樂趣和熱情,成為願意公共參與的班級。
二、身教的影響力
我一直推崇以「身教」影響學員的學習方式,每週我會畫生活寫生,並帶到班上分享畫圖的經驗,想以這樣的過程讓學員了解,學習是種持續外,也經由努力繪畫技巧變得更好。此次參訪的團員中,有兩名是我旅行寫生班的學員,我們在峇里島一起畫畫,用手繪記錄感興趣畫面,以遊記的方式書寫沿途感想。這樣的情形也影響到這班「參訪同學」,勾起他們想跟我們一起畫下峇里島片刻記憶;有人跟我們借畫具,有人拿出隨身的筆記本塗鴉,他們也嘗試用畫筆記錄想法和畫面,體驗到畫的美醜並不重要,而是紀錄感動的瞬間。
無形中的影響力,其實是最大的教學方式之一,不需要告訴同學要如何畫,而是引起他們想畫圖的慾望,方能投入學習的熱情,才能享受繪畫的幸福感。沒想到這樣的模式搬到這個「參訪班級」,也形成一股小風潮,開啟幾名「同學」想學習用畫筆記錄生活的念頭,果然「身教」的影響力是教學法寶之一。
一同畫下峇里島片刻
圖 / 峇里島的梯田風貌
三、學校的定義
什麼是學校,除了是學習知識和技藝的場地外,還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嗎?
峇里島的綠色學校是我們此次參訪的重點,讓我們有機會透過拜訪,了解他們如何辦理一所特色學校。
竹子打造的學習場域
綠色學校提供學齡前到高中的課程,扣除20名峇里島當地學生外,加上180名來自國際的學生,以世界觀的教育團隊,搭配「綠概念」的創意課程,結合不同領域的熱情老師,提供與不同於其他國家的學習育聖地。
這所學校不以學業為首要目標,追求知識的學習是很重要,但是校方的辦學理念,是希望透過「綠概念」的環境來激發學生珍惜地球資源、尊重大自然的精神,訓練他們獨立思考,更希望孩子們在校所學到的一切可以帶回自己的國家,將學校經驗應用到生活,並融合各國的在地元素和文化,打造屬於不同國度的「綠想法實踐力」。
這樣的教育主旨值得我們參考,他們的教學概念是倡導應用在「生活實踐上」,而非紙上操兵談理論;而社區大學的也和綠色學校辦學方針接近,積極將社會議題帶入課程和班上,期望學員們來社大上課不只是技藝學習,更是思想上的省思,能實際參與議題討論,運用關懷的角度看待生長的土地。
竹子黑板與擋風玻璃白板
校園硬體方面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整個校區用在地素材「竹子」搭蓋出一棟棟教室,運用茅草當屋頂,竹子是主架構,完全取自於大地的建材;也許會因為天氣而毀損,但只要好好維護及修建,導覽人員表示可以使用數十年沒有問題;沒有牆壁的教室,光源來自於自然光,與自然為伍的學習空間除了視覺開闊,這樣的建築風貌也考慮峇里島熱帶的氣候因素,開放性空間設計成為最舒適的學習場域;教室裡的桌椅上以曲線設計為主,這樣的軟性線條讓孩子認識線條變化之美,而竹子製成的黑板,擋風玻璃回收成為白板,讓人驚喜原來「綠概念」也是「創意」的呈現。
參訪途中導覽人員特意帶我們去聆聽高中部的打擊課程,利用簡單的竹或木製樂器即可變成一場音樂會,我觀察到那些孩子對於教室內的樂器樣樣都能上手,他們樂器學習是多方面的,不會發生因為缺人而無法演奏的遺憾。
學校飼養的動物讓孩子就近可以認識,其中峇里島稀有鳥類培育最讓人稱讚,師生一起照顧這些鳥群,然後找個適當的時機放養,除了讓學生近身觀察特殊鳥類,也經由這樣的方式關懷身邊萬物的珍貴;栽種植物除欣賞外還能享用,吃著自己耕作的稻米和培育的蔬果,這群孩子生活在自足自給的環境中。
高中班級的打擊樂演奏
峇里島稀有鳥類培育
乾式廁所
玩泥巴的孩子
此外,我對於乾式廁所非常驚訝,原以為排泄物不沖入廁所會惡臭連天,沒想到只用米糠等天然物質覆蓋後,不但沒又異味還可以變成肥料,這樣的做法讓我大開眼界,見識到「綠想法」對於環保的重要性。
綠色學校的指導方式,讓學生享受自然給予他們的一切禮物,導遊說孩子們週末會在泥巴池內摔跤,我們跟著導覽走訪校園時,有幾個幼小的孩子跟隨,他們拿著泥巴捏成的泥球玩得很開心,看著這樣的景象會想起自己的童年也是這麼快樂的長大,親近自然對於身心的發展是非常健康的,綠色學校讓孩子和自然成為朋友,也把關懷環境的舉動於無形中教給這些學生。
圖 / 峇里島的村廟與過年慶祝吊飾
村民遊街慶祝過年
總結:
此次的參訪期間正逢峇里島的過年,我們也有幸看到不同國家慶祝過年的歡樂。8年前我曾到峇里島自助旅行,事隔多年感到意外的是,峇里島這些年沒有因為現代化而改變太多,大多數的鄉鎮還是維持傳統建築式樣,島民還是遵守著傳統文化的禮俗,沒有因為文明世界的入侵而變更許多生活細節,當然有智慧型手機和ipad等科技產物,但更多方面他們還是維持舊生活美感,這座島的人將新舊文化的衝突降至最低,享受文明的便利,但還是保有舊有的生活態度。
反觀台灣,一昧的認為城市文明化,是生活上擁有各種科技產品,住全新的大房子才是現代化生活,真的是這樣嗎?我們應該學習峇里島人如何將新舊融合,營造出自己風貌的城市和精神文化,讓自己的故鄉成為一座有特色的城市,而不是一座看起來現代感的城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