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167
:::

失水的水庫--過度開發埋禍因 缺水危機敲警鐘

有水當思無水之苦,台灣的農業、民生和工業用水,有高達95%都來自水庫,光是供應生活用水的就有40座左右,但颱風豪雨沖刷下大量泥砂進入水庫,造成濁度升高,讓部分地區面臨無水可用的窘境。到底我們的上游集水區出了什麼問題?透過專題一同來了解。

2004年艾利颱風,當時新竹、桃園山區,降下了40年來最大的雨量!石門水庫成了泥漿壩,桃園人開始連續18天、無水可用!

2004年敏督利颱風,同年,豪雨導致缺水也同樣發生在台中,數百萬大台中地區的居民,面臨10多天缺水惡夢。

缺水事件一再發生,突顯水庫的重要性。

台灣的年雨量雖然高達2500毫米,是世界平均值的二點六倍,但降雨的季節和空間分布極不平均,還是無法解大地之渴。

氣象博士 彭啟明:「以目前的整個大氣環流來看的話,五六月也是進入一個梅雨季。目前來看,(雨量)也是偏少的機率很多。甚至有可能鋒面有來、水氣不夠,那颱風來如果晚一點的話,其實對我們台灣今年的缺水危機來說的話,是很大的。」

暖化讓乾季延長,暴雨更集中,水庫就像是個超大型儲水槽,台灣的農業、民生和工業用水,高達百分之九十五都來自水庫。

供應生活用水的40座水庫,集水區面積高達五千平方公里,占了全台灣的七分之一面積!

一座水庫造價不斐,但卻因為泥砂淤積,有效容量已經比初完工時減少約25%!

目前的解決方式,俗稱「治理」,其實也就是把淤積的砂給挖除,治標不治本,問題依然存在。

台北科技大學土木系教授 林鎮洋:「我們發現我們頭痛醫頭,但是我們的源頭並沒有找出來,源頭可能是一個山坡地的崩塌,可能是鼓勵經濟作物的開發,如果從這樣子來看,我們是不是要從比較源頭十公里、二十公里,甚至更遠的地方,我們去瞭解源頭出了什麼問題。」

曾文水庫,全台灣規模最大的水庫,早年水庫上游的阿里山大量伐林,至今,大面積種植高山茶、山葵、檳榔等作物,嚴重破壞當地的水土保持,加速水庫淤積。

淤積量就占了水庫總容量的19%,不但影響了自來水供給,也增加水質污染問題。

除了曾文水庫,台灣早期興建的水庫都有類似的危機,其中又以石門水庫最為嚴重!

林長茂為了守護石門水庫,20多年前就近搬到大溪鎮。

好幾次的桃園缺水他都遇到了,問題到底出在哪?林長茂到水庫上游地區找原因。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志工林長茂:「哇!整個都坍下來了,這個其實,這個地方以前是非常的穩固的啦,然後但當時,桃園縣政府為了把這個道路拓寬,把這個路基挖掉以後、它的坡角被破壞以後,它每一年都會造成崩塌,像這種崩塌的話,從桃113線到竹60之一到竹60,通通是一樣的。」

道路開發,是造成石門水庫集水區崩塌的主因之一,地質條件不良、又不斷拓寬,道路柔腸寸斷,處處有坍方。

教育大學自然科學系老師林明聖:「馬路一定是蓋在河邊,馬路一定會切掉它這個邊坡,所以當你崩塌完了以後呢,就保持一度的平衡;但你為了救援也好運輸物資也好,你又會把這個馬路給清掉,換句話說是下一次崩塌的不穩定面,而你崩塌下來的物質也會再度成為下一次淤積的材料,所以開挖馬路對於水庫來講,其實是比較嚴重的淤積來源。」

然而隨著山路開通,經濟價值較高的農作物也逐漸往山上種,生薑,處處可見。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志工 林長茂:「生薑需要大量的農藥跟肥料,然後這對集水區的傷害是很大的,水源的水質的影響非常大,可是在集水區裡面,這種情形,這只是一小塊而已,在集水區裡面這種情況是非常普遍的。」

泥土中冒出的新芽,或許代表著農民的生機,但水源地卻也因此滿目瘡痍。

有開發就一定有崩塌,過度人為開發,加重山林負荷、減少水庫壽命,水土保持沒做好,蓋再多的水庫,也徒勞無功。

採訪撰稿:劉芳瑜
攝影剪輯:楊俊亭
科學顧問:林鎮洋 林明聖 彭啟明
行政院國科會補助
2009/04/18

:::

台灣即時空氣質量指數(AQI)

Tainan的即時空氣品質
2025年01月08日 21時12分
61
空氣質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
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應減少戶外活動
空氣質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

六小時累積雨量動畫圖

雨量累積圖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