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陳冠達
---------------------------------------------------------------------------------------------------■
甫下飛機,看到峇里島機場的天際線,心就開闊了、開心了。機場應是那樣現代的建築,但在峇里島只見一頂頂傳統的斜紅瓦,建築物似乎只跟機尾一般高,天空是一眼裝不下的遼闊。過關之中,黝黑的服務人員例行公事,但看出一派自在悠閒,讓我有種熟悉的好感,心情也隨之輕鬆了起來。剛踏上嶄新的異土,好的印象令我期待這五天的旅程。
竹子的極致運用—生態村&綠色學校慕名而來,為的是一窺那綠色的真諦。
車子搖搖晃晃,龜行在寂靜的小巷,好不容易讓大夥下車,還要走一段火山岩鋪成的石子路,烈日下踽踽而行,終於到達生態村。映入眼簾是一座大亭,清一色竹子構成,粗粗細細,組成柱、樑、牆、桌、椅。這在稍後看過整棟3層樓住宅裡裡外外都是竹材與綠色學校入口那由竹子搭起的飛簷吊橋之後,已經沒什麼稀奇!丹尼爾帶我們穿梭其中,為我們解說設計概念與執行計畫。他是生態村的共同設計者,一群人企圖運用當地容易取得且自然的材料來作為建築的原料,竹子在印尼廣泛生長,生長快速又有韌性是其特性,運用在造屋、家具,只要維護得當就可能有永遠的使用年限。而且希望能將這樣的建築概念運用全球,在其他地區運用當地的材料來建造房屋。
丹尼爾帶我們參觀高年級音樂班的上課情形,為了歡迎我們,老師邀請學生一起演奏他們創作的樂曲。幾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孩子,分別敲打木琴、鐵琴、各式的鼓與沙鈴,握著鼓棒的雙手自然揮舞,搖擺的身軀陶醉的神情與樂音融為一體,就像微風吹過枝葉那樣的自然,我深深被那樣的景象吸引,他們的演奏沒有樂譜,感受音樂在他們身上有無限的可能。我想像那是多麼愉快的學習與經歷啊!無怪有那麼多的父母把孩子從世界各角落送到這裡來學習,我當下領悟教育的本質應是引導孩子們發揮自身的潛質並引發源源不絕的創意,而非打造一個個循規蹈矩的人生。
我來到綠色學校,最大的收穫與感動,是孩子們的笑容與笑聲。
虔誠的力量&自在自然的民族性格
峇里島有一樣黃褐色的景物很吸引我,那是一支長約三層樓高的竹子,上面垂吊串串飽滿的稻穗,用許多乾燥椰子葉捲曲後裝飾有如恐龍的背脊,末梢有麻繩垂吊椰子葉做成的蓮花,像販賣釣竿般支支直立排列在路旁。稻穗引來鳥兒攀附啄食,末端的蓮花迎風搖曳。竹子的根部立有小小的,椰子或竹子編成似是神龕的小屋,小屋裡放有乾燥椰子葉製成的四方小盤,盤裡盛裝各種顏色鮮豔的花與草葉。導遊阿興說我們正巧碰上了當地印度教210天一次的「過年」(峇里島當地90%以上信奉印度教),裝置在住家門口、商店門口,竹子與椰葉製成的就是迎神的裝飾物,小盤裏裝著的就是供養神明的貢品。在我們到處遊訪的這幾天,穿著傳統服飾的人們穿梭在有陰陽門的家廟與自家門口,雙手奉上鮮花貢品,用手指蘸水彈灑四周。拜訪海神廟的那天,阿興說只有當地人能進去廟堂,我們就遠遠的欣賞著矗立在海中央建物的莊嚴與天地的景色,身邊來來往往盛裝的峇里島人,女人們用頭頂竹簍,猜想裡面裝滿了祭拜的貢物;男人與小孩也穿著沙龍等傳統服飾盛裝出席祭祀活動,讓我想到台灣的過年,廟堂裡攜家帶眷熱鬧的景象。於是對峇里島寧靜而虔誠的景象很有好感,寧靜的是,大街小巷的門口與家廟前飄散著自然芳香的線香燃味、鮮花綠草的貢品、還有人們那無邪的笑容。
圖說:竹竿底部的小神龕以及堆疊的貢品。
圖說:貢品也放在店門口路旁,常會被過路人不小心踩到。
圖說:穿著傳統服飾的峇里島女人與小孩。
圖說:陰陽門,作為廟門或者在路邊獨立出現。
五天以來,小巴士載著我們在景點間移動,總會與扮演神明巴隆及敲鑼打鼓的慶典遊行隊伍擦身而過,大多是下午的下班時間,龐大的下班機車就會落在小巴士或遊行隊伍的後方,但峇里島人並不因被困在大車後面而大鳴喇叭,甚至見不到不耐的神情。我想峇里島人是這樣隨遇而安的民族,隨性而可愛。但在商店等工作場合,這樣隨性、不疾不徐的態度反而令人感覺服務不週,我想這也是觀感的問題吧!要被如何服務已經是台灣人既有的想像了,但不表示在峇里島也適用呢!峇里島人隨性自然的態度,在隨處可見發呆亭這點就能稍微發現。小小的亭子裡大多可見三五男人,曲著腿在亭內抽菸閒聊,我想像發呆在當地是件不可少的事。雖然「發呆」二字未能求證,究竟是在發什麼呆,或者亭子的真正功用是否讓人發呆?但這跟現代人常說的「放空」也許很類似。都市生活讓人將24小時填滿,腦袋轉不停,毫無空隙的想著能賺多少錢、晚餐吃什麼、昨晚電視劇上演的內容等等生活細瑣,就有人開始提倡一天之中要有時間放空,什麼也不想,讓腦袋有休息的時間,反而有助於明確的思考與正確的判斷。這樣的論述大概也是現代人講究專業的報告與研究而產生吧,對峇里島人來說,生活就是生活,發呆或許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塞車等待也沒想過要生氣,一切就是這樣,無須定義。
圖說:發呆亭的模樣
圖說:海神廟,緬梔樹下發呆的峇里島男人
文明與自然
這次的旅程是文明與自然的衝擊。峇里島人因為虔誠的信仰而減緩文明的腳步,一如看不到比樹高的大廈,是因為他們認為樹有樹神,房子比神明高是不敬的。讓我想到回程過境香港,夜晚燈火通明有如繁星、燈流更似竄流四處的火山熔漿,高聳參天的大廈皆是文明的光芒。但我更想念峇里島的夜,池畔樹影搖曳,仰望星空的輕鬆與開闊。
作為一個公民,我們要思考文明帶來的便利與美麗是否只是表象?譬如冷氣使人們在大熱天感覺舒適,但是否疑忘春夏秋冬的循環有其道理,黃帝內經說到夏天的養生之道要:無厭於日,使氣得泄。夏天該出汗的時候就出汗,人體的垃圾全要在夏天排出去。又譬如,化學工業造就經濟奇蹟,尤其是塑膠製品的發明更是人類近代的便利產物。工廠的設置帶來大量就業機會,產品也成為現代人的生活必需品。但從生產開始,除了使用、消耗自然資源,生產中亦產生許多污染,使用後的產品處理也同樣傷害環境,成了地球的負擔。峇里島人使用椰子葉、竹籐編織成器皿,取用與丟棄都不會傷害環境,而編織的過程雖然繁複緩慢,但儼然成為地方美學與特色工藝。
峇里島行之後,我不禁懷疑:現代的「便利」究竟真正便利人們什麼?也許有人要批評我們正享受其中好處卻不知福!但我仍要追問我們真的「享受」了嗎?許多疾病的來源也許正是我們「享受」之餘的結果。而傳統工藝雖然繁複耗時,但比起轟隆隆的機台聲,哪一種較容易造成精神負擔?人們被「金錢」控制了,忘了錢財的功用是讓人獲得好的生活,但後來人們只記得要追求金錢,卻忘了自在生活的初衷。重新思索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重新思考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我想是現在文明人迫切需要的。
圖說:峇里島的農田與農舍。
也許在陌生的異鄉、在這樣親近自然的海島,我們才能真正跳脫日常、跳脫框架來作思考。這是這次峇里島見學之旅最大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