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167
:::

2-5 台南社區大學國際參訪之旅心得分享--林玉雪

林玉雪/台南社大好棒志工隊隊長

---------------------------------------------------------------------------------------------------

能參與國外參訪活動的機會非常難得,心中充滿著好奇與期待,參訪活動是不單純的旅行,主要是學習與探索及收集新資訊。學習與探索是自己堅持的人生目標,只要有學習機會都會盡力把握,所以帶著快樂的學習心情,終於能出發參訪印尼峇里島的旅程。這次能參加出國的參訪活動,真的很感謝社大給我的機會,心中非常有信心的全力以赴。到達時會發現當地是落後的城市風貌,在服裝與建築及生活上明顯的落後臺灣至少20年,有些自我懷疑可以學習與探索什麼?心理有很多問號?不解的始終在腦中思考著,我們真的可以學習什麼嗎?

    帶著疑慮的心情,跟進腳步第一天的行程活動,踏入峇里島看到他們很有禮貌的歡迎,當地導遊穿著印尼的傳統服飾來歡迎我們,感到他們非常用心與特別,這就是當地國家的傳統與文化據有歷史意涵的特色。感動地讓我反省自己的國家藝術與建築及生活特色是什麼?我們有傳承與發揮嗎?好像沒有具體的傳統與文化特色。也因此讓我開始對峇里島產生相當的好奇了。

    進入峇里島就看到傳統的建築,建築上可以觀察到原始風貌的保存,非常具有獨特風格,無論是造型結構與規格各家各地都大至相同,如廟宇的建築更是充滿印尼的傳統文化造型,顏色也是大至相同,保存得非常有歷史文化的價值,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是印尼的傳統文化廟宇建築的特殊。又觀察到他們的女性服裝非常特別,為宗教而把自己打扮的漂亮又美麗,講究緊身貼身的花布,穿起來身材阿娜多姿,每位女性都是穿著美美的服飾,看起來很有禮貌的傳統服裝,值得我們讚賞的優異傳統。大家對他們的傳統竹編用品充滿濃厚的興趣,是在臺灣很少見又失傳的精細手工藝品,甚至於他們用竹子創作超長型的沙鈴,轉動起來會發出優美的水聲,太奇妙又奇特值得做為觀光產業。也許會想到臺灣的傳統文化廟宇建築到底是什麼? 傳統手工藝品是什麼?觀光產業是什麼?我們真的沒有保存與傳承傳統文化的完整性,甚至於政府沒有非常重視傳承傳統文化的全面性保護與維護,至今流傳下來的傳承傳統文化遺產已剩不多了。但是台南社大已早在本校與台江分校努力傳承傳統文化,也在成人教育上發揮效率,可惜校園的面積不足,心有餘力而不足,難以充分達到最佳辦校的成效。希望台南社大早日能擁有自己的校園與綠地,就能帶動全球綠色建築學校與愛地球,尤其環保推動是社大最大的原動力,目前全國環境保護可以大聲的說:台南社大服務最多項、最多區域、最實際、最認真、最廣博、最國際化,只是缺乏一個足夠面積的綠色校園罷了。

    在參觀中我們參與他們的傳統文化實際體驗活動,有印尼的傳統舞蹈、木雕刻創作、風箏創作、樂器節奏、蠟染布…等等的學習與體驗。讓我們深入探索峇里島的傳統文化真實性。過程中發現他們是母系社會,男煮內女主外的家庭角色,所以庭院前都有建造一間發呆庭,是男性的休閒場所。發呆庭是用竹子與木材建造成四方涼亭,他們也應變發展為咖啡屋,建築優雅清靜簡單原始,是休閒的最佳去處。如果能應用在綠色建築學校的戶外庭園,經濟實用真的很棒!參訪活動收穫非常豐富,在學習與體驗的過程中,觀察他們的傳統歷史文化之重要性,感受到他們非常重視自己的傳統歷史文化與藝術,將留下深刻難忘的印象。活動之後我們深感欣慰,因台南社大一直在課程上,已有豐富的傳統文化與藝術教學活動,也有傳承傳統文化的推廣教育活動,甚至於發展到公共議題的實現。

    綠色建築學校的重要參訪活動時間終於等到了,接待我們的外籍老師,態度親切活潑又熱情。首先介紹他們建校的理念,往往理想與實際是有所差距的,但是有理想才有希望,因有希望才具有實現夢想的機會。外籍老師說明一群熱愛環境教育的工作者,共同結合各行各業的專長,現在唯一是經費還不足之下,他們繼續要努力完成綠色建築學校的心願。

    在參觀之前已看過創辦人的基本簡介,創辦人是約翰·哈迪住在加拿大,當他說到“被《難以忽視的真相》毀掉”的生活時,全場發出了哄堂大笑。這段生活是指他與妻子創辦的綠色學校。2007年,高檔珠寶設計師約翰·哈迪和辛西婭·哈迪夫婦把他們的夢想變成了現實:賣掉了珠寶公司,把金錢投入到他們的最新項目——峇里島的綠色學校中。綠色學校于2008年開始建設,完全由竹子建成,為3歲到16歲的孩子提供與環境有關的教育,並為這些孩子創造一種真正在叢林中生活和學習的經驗。學校的課程設置涵蓋了幼稚園到8年級,除了文學、數學、化學、物理、電腦等基礎課程,孩子還可以接觸到自然研究、生態研究、環境管理、可持續研究、全球前景展望等與環境相關的課程。不僅僅用竹子建造教室,用竹子製作桌椅,這個校園還使用了多種新的可替代能源,使用以竹粉作為燃料的火力發電供水與烹飪系統,以及用水力發電的渦輪機系統與太陽能發電板。在這所綠色學校剛剛獲得香港設計中心頒發的“亞洲設計獎”之際,《外灘畫報》專訪了綠色學校創辦人約翰·哈迪。

綠色學校位於峇里島上一個名叫Sibang Kaja的村子中,占地8萬平方米,遠離熱鬧的旅遊景區,周圍環繞著茂密的原生態樹林和有機農地,一條溪流穿過校園。與大多數用鋼筋水泥建造起來的方盒型教室不同,綠色學校以東南亞常見的竹子作為主要的建築材料,教室頂上覆蓋著厚厚的稻草,顛覆了一般人觀念中的教室形象。約翰·哈迪介紹他建造竹子學校的原因:“坦白地說,一邊把世界上僅存的熱帶雨林樹木做成桌椅,一邊教育孩子們要熱愛地球,是自相矛盾的。而竹子是一種繁殖力非常強的植物,它們從地底躥出,兩個月時間就長得跟椰子樹一樣高,4年以後就可以採收。用硼砂鹽處理過的竹子,可以對任何昆蟲產生免疫力,建造出來的建築跟柚木一樣密實強壯,可以支撐任何屋頂。

 綠色學校邀請了峇里島當地的設計隊伍操刀設計,但真正的設計師是約翰·哈迪本人。他認為,雖然學校只有160名學生和不到30位老師,但學校的構成卻不能簡化,必須要包含數間教室、體育館、機動空間、教職員宿舍、辦公室、咖啡廳以及澡堂等。這些空間中,最重要也是難度最大的,是叫做“學校之心”的行政辦公區。

學校之心”是一個雙螺旋結構。峇里島的工人看到這張複雜的圖紙時,發出了“這是什麼?”的疑問。工程師先做出大模型,木匠們用竹尺來測量,再選用適當的竹子來建造。“木匠們想採用先進技術。他們用金屬搭架,在此基礎上用竹子搭建房子。當金屬架拆掉後,我們發現,這就像一座綠色的大教堂,一座即將帶來教育的殿堂。80個工人用4個月建成了‘學校之心’。這可能不是全世界最大的竹子建築,但很多人都相信這是最漂亮的。”綠色學校沒有牆壁,一年四季都沐浴在峇里島的陽光和微風中,“微風是我們的空調。我們把教室設計成在陸地上航行的船,類似於帆的結構,把雨擋在外面,讓風吹進來。”桌椅和黑板也是竹子製作的。“孩子們在桌子上塗鴉,於是又多上了‘兩門課’,一門是‘磨光’課,一門是‘重新打蠟’課。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桌子才真正變成了他們自己的。”綠色學校的黑板是竹條打磨之後拼接而成,表面刷上了黑色的丙烷。每塊黑板四周都留著一小片沒有塗上顏色的竹框,告訴孩子們這是一塊真正的“綠色”黑板。

自足社區在建造綠色學校伊始,哈迪夫婦就致力於建立一個以綠色學校為中心的社區,有學校、有家庭、有家禽家畜、也有各種食材,必須盡可能地保留當地的風貌。椰子樹就是一個例子。“如果你仔細看看綠色學校上方的椰子樹,就會發現它們被網兜擋住了。這意味著椰子樹既可以自然地長出椰子,也可以防止成熟的椰子掉下來砸到人。既保護了環境,又保證了安全,還幫助了廚房,一舉三得。”

約翰·哈迪和設計師們幾乎考量到每件事,人行道不能有石油化學產品,因此他們放棄了水泥和瀝青路面,採用了從河床岩石上鑿下的砂石鋪路。雖然下雨的時候路面會積水,但是很天然。校園裡還養殖了山羊、水牛、奶牛、兔子、蝦、魚以及其他動物,水牛可以把圍籬當作晚餐。“最近,幼稚園的孩子們移動大門的時候發現圍籬其實是用木薯做成的。他們就把木薯根拿到廚房,切薄做成薯片。”校園裡到處都是食物。“我們故意在所有能種菜的地方種了菜,每個教室都有菜園,每個學生都管理著一片菜地。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體驗到採摘新鮮蔬菜和水果的神奇。” 孩子們還常接觸到米食文化,“他們知道怎麼種有機米,如何照顧有機米,知道怎麼採收、烹煮,這些都是米食迴圈的一部分。”綠色學校每天需要準備400份午餐,“那不是一般的午餐,我們不用瓦斯。峇里島當地婦女用鋸木屑爐灶來烹煮。烹調秘方是祖傳的,食物真的是超美味。”

校園裡人數最多的是美國人,其他還有荷蘭、比利時、俄羅斯、瑞典、丹麥、挪威、義大利、法國和澳洲人。大約有8個家庭是專程為來綠色學校上學而來峇里島的。他們從各種管道聽說了我們。有些父母甚至因為學校而考慮要舉家搬過來。”辛西婭·哈迪驕傲地告訴《外灘畫報》。像學生一樣,綠色學校的老師們也具有多元背景,大約有16位老師來自西方,還有12位印尼本地老師。“最棒的一件事就是漸漸有志願者加入。有來自爪哇島的男人帶著新品種的有機農作物過來;有非洲女人帶著她的音樂過來。這些志願者與老師們一起竭盡心力創造出新一代綠色環保的未來領導人。”

他們對一個西方人來到這裡帶著孩子們種稻子感到相當震驚。孩子們會自己收割,打穀脫粒,拿到磨房,將它們碾製成糙米而非精白米,還會自己煮飯吃。當他們看到盤中的米飯時,他們才會明白這盤米飯傾注了多少精力和勞作。我們也有豬、水牛和山羊。孩子們和它們現在還沒相處好,不過今後一定會的。 到時候,建成一個興旺並能自給自足的小農社區就成功了。一個可持續的模式就是成功的。

由於以上的說明讓我們知道要完成夢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讓世界各國獲得信任,要有心人才能完成傳統與現代科技結合使命感的任務,我們是臺灣的一群有心人,也富有使命感的決心,甚至於具有萬全的準備,樂觀接受新校區的挑戰。相信很難找到如此堅強的陣容,尤其是台南社大的綠建築師資、綠化植物師資,太陽能師資、環保教育師資、工藝師資、外籍師資、健康教育師資、傳統文化藝術師資…等等,都有強大的綠色學校專業人士,臺灣的綠建材與特色及傳統文化,結合科技化已有強大的人力,這一切的元素與能量足夠同謀建立綠色學校,只缺乏一個足夠面積的校園地,台南社大的建立綠色學校可以減少許多社會問題,提昇社會生活品質。希望相關單位能夠信任的協助,讓我們完成台南市的成人教育為國際化。

借用印尼的綠色學校成功例子,呼喚國內的政府機構能認同,這是必要急速的跟時間賽跑,先起跑的就能贏在時代的尖端。我們的努力就在峇里島的參訪積極行動中,這一切的熱忱希望能完成救地球愛臺灣的夢想。想完成實現夢想的可能性,如今已不在只是夢。台南社大都很清楚面臨的挑戰與考驗,至於克服萬難的心裡準備,更是堅決努力以赴,繼續邁向未來光明之前程,讓國際能對我們臺灣另眼相看。敬請我們臺灣的政府高官與相關主管,高抬貴手幫幫忙吧!救地球愛臺灣共勉之。

   期盼我們想要建立綠色學校《難以忽視的真相》不要被毀掉”我們想用誠懇的心意與力量實現夢想成真!

附件-參訪圖文說明:


在綠色建築學校聽簡報,大家認真專心的聽講解。背後完全用竹子建築的,高度夠是標準的綠色建築。

印尼的傳統文化.廟宇建築的特殊.完整的傳承留存

印尼傳統文化與藝術  保存與傳承非常完整性

當地導遊穿著印尼的傳統服飾來歡迎我們,感到他們非常用心與特別,這就是當地國家的傳統與文化,具有歷史意涵的特色。

 

值得讚賞印尼的傳統文化建築的特殊 代表印尼宗教的祭物
家家戶戶都共同一樣  利用竹子編製成祭物  高高掛門面裝飾美觀

到處可以看到傳統藝術創作

陶醉在峇里島的傳統文化與藝術中


喜歡峇里島原味原始的風格與特色

木雕的體驗創作課程與學習技藝


風箏的體驗創作課程與學習技藝

印尼傳統舞蹈的體驗課程與學習技藝

    印尼傳統音樂與樂器節奏體驗與學習

非常優雅印尼美術館的建築


峇里島新年遊街慶典

這是印尼的馬賽克藝術創作

大家利用參訪的晚上,一起檢討參訪的得失、討論如何工作分配與分工,希望達到最佳參訪成效。

   綠色建築的巧思

 

   

  綠色建築應用科技創造竹子的家具

綠色建築的每個角落

都充滿原始風格特性

 

 


綠色建築注重每個角落
與空間的美化

 

 

 

 

綠色建築強調美化與原始風格


全是以竹子為主建築
綠色建築的導覽者親切的說明,讓我們此行收穫豐富又多元化

外籍老師細心導覽收穫特別多,讓我們畫下完美的句點

國內很少看到這麼美麗的白色扶桑花

偉大的綠色建築具有傳統與科技的結合

綠色學校的戶外設備

綠色學校的教室建築沒有門窗很原始

教師課桌椅,也竹子做的

教室內的學習區空間

屋頂是應用省電

具有採光的效果

多功能應用節能減碳的功效,電風設在地下應用轉動空氣的原理可以減低電用量.四周採光與通風相當有效.

 

 

 

 


 



 


:::

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

台灣即時空氣質量指數(AQI)

Tainan的即時空氣品質
2025年01月08日 20時11分
61
空氣質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
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應減少戶外活動
空氣質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

六小時累積雨量動畫圖

雨量累積圖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