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玲/台南社大美學與藝術學程經理人
---------------------------------------------------------------------------------------------------■
為了驗證南方島嶼上的綠色奇蹟Green School,我們一路向南飛行,飛往南太平洋的峇里島,往世界知名的度假天堂去,去尋找答案,也去尋找心中的疑問。我心底很是清楚,這一趟的學習除了能沈靜心靈外,亦能透過異文化的相遇與衝擊,重新反思與看待自身母土的面貌。「旅行者腳踏別人的土地,眼睛看著世界,探索著自己的國家心靈。感受他國,或許更能認清母土。描述世界,或有助對祖國的體悟。」吳祥輝在《驚嘆愛爾蘭》提及的心情,很能具體呈現出國見學的心境。
萬物有神的自然美學
抵達峇里島必定為其寬敞開闊的天際線所著迷,沒有高聳樓宇,四處是隨風搖曳的南國椰樹,細問下才知篤信印度教的峇里島,相信萬物有神論,月神、湖神、海神、石神、米神、樹神,甚至亦有教育神…,為了尊敬樹神,建築以謙卑的方式臣服於椰子樹之下,因此建築不得蓋超過四樓。敬天愛神的峇里人,不與天爭高,而以開闊的心擁抱藍天綠地,這或許是許多生長在高樓林立的大都會人,所夢寐以求的生活樣貌。若信仰的力量能具有集體意識的讓人與自然更和諧相處,這不也是另一種美。
取法自然的生活哲學,在峇里島隨處可見。木頭搭設的涼亭、厚重的茅屋頂、棕櫚葉編織的祈福燈篙、花葉折疊的供品器物、竹簍、椰葉交織的窗簾、以及四處皆在耳後插著美麗花朵的人們與神像…從建築材料到生活器皿、宗教信仰皆維持著自然的風貌,讓峇里島的聚落風景有著自然和諧的整體性。這整體的和諧性形成峇里島獨特的美學,全球的遊客趨之若鶩的來峇里島,尋求緩慢自在的度假風情,追求身心靈飽滿充足的浪漫旅程,享受生活型態沒有完全被現代化所吞沒,還保有原住民風味或異文化情趣的峇里式的族群觀光。
穿遊峇里島的聚落,無不被其精緻獨特的建築風格與聚落風貌所吸引。
紅磚砌成的善惡塔門在幾何形狀的石雕堆砌組合下,層次分明、細緻繁複,尖刀式的立壁開口,構成一條細長的窄門,引人想對內窺看流連。紅磚牆內的家屋是方正美麗而充滿次序感的傳統形式,屬離散性的建築構成,有住居屋舍、有安葬祖先的家廟、祭祀頻繁的神龕、獨立的米倉、廚房與木頭搭設的開放式聚會涼棚,園內常種植島花緬梔,自然的建材與植物的相互輝映。村中使用的建造方式與材料的取用,形成極為和諧又壯觀的建築聚落。村莊家廟、民宅聚落雖不是著名的觀光景點,但逛遊其中,讓人即刻遠離國際現代化的建築式樣,而能深刻的沈浸在峇里島所構築的印度教文化的生活博物館中。宗教文化的約束與虔誠信仰的力量,讓峇里島能遵循著傳統文化,讓生活環境和形式得以傳承,延緩全球近代化的文化衝擊,亦產生宗教融合生活的美感。
慢美學與慢產業
峇里島以獨特「慢活」理念,發展許多觀光產業,SPA、瑜珈、音樂、舞蹈、雕刻、手工藝、祭典、以及峇里風格獨具的發呆涼亭在在構成峇里的「印象風景」。在全球化的席捲下,世界都市不斷地複製「文明產物」,相同的品牌、相同的建築風格、相同的快速發展…但峇里島卻走出一條自我獨特的慢活風格,從傳統文化中找到認同,吸納西方文明產物,融合強勢文化,轉換成得以自豪發揚的產業。
最顯著的莫過於峇里島「發呆庭」的設計了,「發呆庭」原文"Gazebo"來自於印尼語,指的是當地特有的涼亭建築。以簡易的四根木柱搭設的開放式高腳平台,配搭上厚重的茅草屋頂是峇里島民平日聚會的場地,旅程的路上總能看見多數的峇里男子圍在社區的涼亭上休憩閒聊,有些小店家甚至也會在店門擺放無屋頂的平台,作為戶外小客廳。
「發呆庭」顧名思義可提供人與人交流的場域,亦是讓人放鬆放空的自在空間。這樣的空間型態引人駐足停留,比起中國式的涼亭,發呆庭的高腳平台,讓人輕易地自在或坐或臥,如其名的放空、放慢,細細地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與自己相處。這樣浪漫十足且自在愜意的空間設計,已成為峇里島的獨特印記,許多餐廳、飯店、VILLA將發呆庭巧妙結合自然景觀搭配白紗簾幕,融合現代傢飾營造出流行時尚的峇里式的家居風格。「慢」與「空」落實在各項的觀光服務上,也落實在空間、生活環境上,成了峇里島觀光產業的核心價值與特色。
南太平洋的藝術之民
峇里島吸引世人的還有多元豐富的藝術型態。峇里島的傳統舞蹈、美術品、工藝品與音樂,早在1931年巴黎殖民地博覽會上就獲得許多好評,因此有了南太平洋的「藝術之民」的形象。宮殿、廟宇既是島上的政治與宗教重地,也是當地的藝術中心。在慶典期間,將廟宇妝點得金碧輝煌,樂團通宵演奏,為神獻的舞蹈、皮影戲與戲劇,讓峇里島的美與宗教儀典完美交融,也說明了藝術在峇里興盛普及、歷久彌新的原因。
有趣的是在峇里島的語言中沒有「藝術」和「藝術家」的詞彙,在古時候,藝術從不被視為一種意識的產物,峇里人從不為藝術而藝術。在人民的觀念裡,藝術是美化事物的共同責任:精緻擺設的供品、以金色織錦包裹的布料、絢爛鮮活的舞蹈動作、音樂旋律,都只是為了創造美的事物,以貢獻給社會與神明。今日的峇里藝術之所以獨特,在於它融合了生動鮮活、精緻富麗的民俗藝術:美的奉獻。之所以普及,在於日常生活中傳統以美禮神的習俗。
峇里島的藝術創作與活動的蓬勃,從烏布藝術村、木雕村、蠟染工廠、定目劇劇場的規模可窺見一二,整個村落幾乎能以「藝術」營生,除了將美獻給神明外,更能以此維生過活。從宗教活動衍生的生活美學,讓峇里人人人自小都能在極具自然和藝術的環境下生活,造就了峇里島人全面的美學涵養與藝術技能。在我們極力培育公民美學的時代,也許能從峇里島宗教文化與社區意識背後的經驗,找到可學習的脈絡。
觀光與文化的平衡發展
峇里島的蓬勃發展的觀光產業與絢爛華麗的傳統文化保存,可推演至1908年荷蘭統治峇里島時期。當時荷蘭殖民政府為了開發峇里島的觀光事業,實施了文化保護政策,特別維持峇里島上關於印度文化、文學、廟宇、傳統藝能、種性制度等,也藉此讓峇里島遠離近代化的風潮,譬如全球各地興起的民族獨立運動思潮,以利殖民政府在當地的控制。1920年代開始荷蘭殖民政府有計畫的以「文化保護」的名義,獲取觀光事業的開發與統治的利益,並從中讓峇里島不受近代思潮的影響。興建旅館、博物館、維修寺廟、安排民族舞蹈演出、設置瀑布、火山、田園風光…刻意塑造一座「傳統的」城市。
峇里島融合了南太平洋的美麗與印度洋的神秘,在1920-30年代吸引了一批歐美人世的造訪,從畫家、音樂家、人類學家、電影導演、舞蹈研究家、考古學家、作家等西方人士,他們共同參與了峇里島的「文藝復興」。其中典型的例子為德國畫家瓦特‧斯派思(Walter Spies)及荷蘭畫家羅道夫‧包內特(Rudolf Bonnet),他們共同開創了峇里島著名的烏布畫派(Ubud Style)。瓦特‧斯派思於1927年至峇里島從事繪畫活動,並對該地的舞蹈、音樂、美術給予相當大的影響。在此之前,峇里島的繪畫是以「地獄風」的宗教故事為主題,西歐藝術家們進駐後,峇里島的繪畫逐漸轉以田園、農民、收割、市場等畫風為主。峇里島在歐美的交會中,使得傳統文化面臨再生與重構,也使得峇里島開始對外(西方世界)開放走向國際舞台。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峇里島做為印度尼西亞共和國最重要的觀光資源,再次面臨改造與重建。將峇里島的藝能認定為是印尼最值得誇耀的國族文化的代表,認為觀光與文化並非對立,而是能相輔相成的。峇里島歷經荷蘭殖民政府的保護隔離、歐美藝文人士交會影響與印尼政府的經營塑造,「傳統」文化也許不再傳統,但卻藉由觀光給予傳統文化再生的機會,包括傳統文化的保存與而重組再造,峇里島在文化與觀光之間,找到最適切的平衡點,透過觀光向世界自信的分享峇里島獨特的宗教儀典、繪畫、雕刻、舞蹈、戲劇、音樂、建築。
社區意識濃厚的共享樂園
有別於印尼多數地方信奉回教的伊斯蘭信仰,峇里島至今仍保留了伊斯蘭教文明洗禮之前的印度教文化,整個島嶼猶如「活生生的印度文化博物館」。一日分早、中、晚祭拜三次的峇里人,生活與宗教信仰環環相扣。宗教儀式與慶典,引領著峇里人,從生至死,而後進入死亡的世界,提供了家庭的凝聚力量,形成村落社會的共同基礎。宗教儀典規範了城鎮的計畫、家庭的秩序和民族的道德觀。假期、娛樂和社會聚會,都是以宗教曆法為準則,也和宗教儀式息息相關。這點可從街頭隨處可見椰葉折製的供品花盒、神龕,與無處不在虔誠祭拜的峇里人看出端倪,虔誠的信仰豐富了峇里島的人文風景。
遊歷此時適逢峇里島的新年期間,幸運的我們得以見證印度教繁複華麗的儀式慶典。從家家戶戶滿是迎風搖曳的祈福燈篙與棕櫚葉編織的各式神龕、街頭大排長龍身著白衣的藝陣遊行隊伍,到頭頂著祭祀品前往寺廟祭拜的婦女,張燈結彩,好不熱鬧。宗教深入生活至此,美似乎便油然而生了。
廟會祭祀時最易看到社群意識的具體行動,所有活動由不同家庭組織各自義務出錢出力,用慶祝的心情來完成宗教風俗上的大事。從宗教與風俗凝聚出來的社群意識與歸屬感,令我感到好奇,於是深入探究峇里島從宗教文化所發展出來的社區意識。
峇里島村莊中的社區(banjar)是鄰里間互助合作的團體。彼此必須在婚、喪禮、慶典儀式中相互幫忙。每一個成人既屬於他的村莊也屬於他的社區,也必須履行他對村子的大部分責任,各個社區擁有其社區的樂團和舞群。因此連結的共識是峇里島當地社會的基石,每一種型式的工作或活動,都是群體的表達與創作。村莊的組織、農田的工作,甚至需要創意的藝術活動,都是群策群力的結果。峇里島的傳統社群主義超脫個人主義的自由和利益,和現代化資本主義同步帶動的觀光收益,形成一種競合的張力,自成一種維繫社會經濟發展的秩序。
這樣講究大公美好的社區意識,不禁讓我想起了台灣早期傳統的社區型態,透過虔誠的宗教信仰教化人民,維繫社會組織運作與秩序。曾幾何時,在資本主義、自由經濟的運作下,許多先人留下的傳統與智慧,都逐漸淡化遠逝。台灣推動多年的社區總體營造,不也是追尋這大公利他的社會精神。峇里島從宗教、藝術、文化、社區所散發的美學意涵,都讓人值得深思,在全球現代化的脈絡運作下,我們失去了什麼?
在全球化風潮的席捲下,經濟、價值、與文化都受到強烈影響,激起了在地本土化的文化意識。許多新興國家一昧的追求速度、便利,複製繁華的都會高樓,來作為城市的進步象徵,但峇里島因傳統信仰所產生的教化作用,適宜的保留了文化特色,不管是傳統文化的保存或是再造,建構了令人稱羨的峇里式的島嶼風情,其詭譎豐富的異文化特質,在全球化的衝擊下愈顯珍貴與吸引人。
回看台南,作為一個全台知名的文化觀光城市,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跳脫全球化進步表象思維,從「傳統」出發,以「慢活」為核心,讓觀光與文化相互結合,達到平衡,峇里島經驗值得我們借鏡學習。
參考資料:
邱淑雯(2000.11.1)。〈〉建構出來的峇里島文化。當代雜誌,159期,頁70-79
Hans Johannes Hoefer 等編,溫慧敏等譯(1989),《巴里島》。台灣英文雜誌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