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4
林園工業區參訪與座談會-講員:黃煥彰,晁瑞光
一、遊覽車內導覽
1.1各汙染區介紹,包括工廠名稱、位置、工業生產物、該生產物於日常生活扮演哪些角色、其生產所產生的毒害、其後續處理將產生的毒害、這些毒害對居民和 環境產生哪些危害、透過實地觀察工廠裝置,藉解說機組零件之複雜與有效維護之不易以令學員們進一步了解工業為何極易孳生多種環境與居民健康之問題等。
1.2林園工業區設置後之問題
- 距離住宅區過近〈不到100公尺〉
- 空汙嚴重(平日總是有股酸味)
- 汙、廢水等各種尋常設置之排放量檢測器不足,不僅很多關鍵汙染物像是乙苯或苯乙烯等,皆缺乏長期監測。
- 舉發後始檢測之問題:
a.環保局人員之”官官相護”,像是有一次工業區內冒煙是 為乙苯外洩,經舉發通知環保局人員到場後,該人員兩手空空而來,根本沒有帶任何檢測設備。
b.多種缺乏長期監測之汙染物在檢測上都有時間與空間上之限制,例如:等人們發覺再而舉發,直至環保局人員到場檢測等之後,問題處理與違規或犯罪事實確認 上之時間因素多受嚴重之延宕,另,空汙部分更受風向之影響,並非尋常性地維持其有害環境和居民健康之違法或違規狀態(例如:風向改變會讓檢測時之住宅區內 之汙染濃度未達開罰標準),這些檢測問題在現實上都會變成不利於法之執行之因素,最後由居民和環境默默承受這一切由財團收割利益而伴隨產生之毒害。
- 居民之心態:自己人(林園人)不願面對汙染,會說”沒有汙染”。
1.3台塑等公司之問題
- 台塑所排放者,目前有研究顯示和”肝血管肉瘤”有疫學上之關係,另學員現場觀察區亦因單體”氯乙烯”之汙染,已為控制場址。
- 台達生產ABS會偷偷排放丁二烯至林園大排。
- PTBE(抗爆振劑)美國現已禁用,惟我林園仍繼續生產。
- 平時於學員們現場之觀察區上〈大排〉,會有”塑膠味”,但這次因適逢颱風,則味道不明顯。
- 現場直擊有排放之發現,可發現其排放物內有油汙且係高溫之液體(排放口附近會有白煙)。
- 為節省汙染物之處理費用,工廠會趁雨天偷排。
- 東聯(EG)為完整密閉式之生產,外洩一點即足以致人於死〈暗示這些工廠所生產者毒性之高和居民所面臨之高風險!〉
- 毒性化學物質之運送車〈皆標示有骷顱頭危險標誌者〉不僅造成居民內心上之重大負擔,亦直接顯示人民區住環境中所需默默承受之高風險生活。
- 林園有六分之一面積皆為工業區。
- 最近林園工業區又有擴廠計畫。
1.4法規問題
工業區和住宅區之汙染排放標準不同,民眾聞到酸味後,
有時致電並不被受理,而聯成化工是民眾最常反映傳出酸味者。
1.5面對汙染例之反諷
- 自行車道等設施因為設置不當〈會聞到酸味,有汙染!〉而使用率低〈其設置似乎是為消化預算而做〉。
- 慢壘球場之設置:受風向影響會有空汙的問題,球員們自嘲:「輸球賽還好,可不能被毒死。
- 當汙染物又係環境荷爾蒙時,會誘發附近居民有女性早熟、男性女乳症和陰莖短小等病變。
- 高雄縣長胃口好,別人不要的,他都要〈指高汙染工業〉!同時這也是為何人民抗議之心聲傳不出去之因素之一。
- 工業區綠化美名下之真相:
a.紅樹林〈水筆仔、海茄苳〉之種植成功與消長標示著綠化目的僅係為美化形象之一時炒作,因為紅樹林種植地泥沙淤積嚴重,種植地很快即遠離海岸線而成為陸 地,另當時〈林園紅樹林生態教學〉所營造出『民眾積極參與』之背後,其實也是有特別之動員,像是要求各校派幾名學生參與等。
b.諸多研究報告皆是來自於汙染者本身〈像是台美合資之中美合〉其研究結果之呈現,中立性、完整性與專業與否備受質疑。
c.中油石化綠化成立已30年,其綠化面積不僅瑣碎更係不足。
- 當地水汙染情形所在多有,惟政府與公司皆隱瞞不報或不處理,致工業區附近之養殖業在不明瞭實情與生計壓力下仍以該受汙染之水畜養魚蝦,銷往北部,使莫大人民受工業區之毒害。
二、室內座談會
2.1和遊覽車內導覽之內容有所重複與呼應,部分則直接納入上述之紀錄。
2.2自救會會長與居民之心聲:
2.2.1自救會成立目的:為因應中油三輕擴廠,以督促其減汙為目的。
2.2.2工業區相關問題描述:
a.工業區建設後,漁業〈非指上述之養殖〉減產,蘇媽媽更提及其世代家業以漁為生,當初補烏魚很簡單,親戚們亦愛去找他們,惟此榮景已不復存在。
b.因工業之空汙問題,導致本區酸雨嚴重,而影響農業。
c.風向影響附近居民生活甚重〈空汙或工廠運轉不因深夜而休息,故夜晚亦受不明氣味之侵襲〉,且因地形關係,風停滯時,受汙染之空氣皆局部累積於林園,全天接受空汙之影響而有味道飄送在本區。
d.經癌症高風險評估之報告顯示,居民處暴露區者廣〈現場有圖示〉。
e.反中油人士有些被打傷,生命有危險之虞。
f.目前自救會正積極地與NGO作結合以影響環評正視居民之權益,目前環評已三次沒過,第4次將於7/31舉行,自救會打算結合居民一同發聲自救。
g.政府責任:
- 30餘年前工業區設置時,和住宅區根本無區分,林園為一『試驗場』。
- 民國93、94年時,才徵收工業區附近之土地,始出現現今所有60公尺之距離。
- 民國93年時,本來還要徵收魚塭地〈用地約50公頃〉以擴廠,後經抗爭後始原址更新。
h.來自政府與工業區大廠之騙局:
- 當初工業區設置時所宣稱之帶動地方發展並不存在。因工業區之設置,林園之地價反而下跌,此對傳統省吃儉用積財 買地之鄉下人傷害極大,且該不動產因鄰近工業區乏人問津,亦無法以之為貸款,工業區縱有徵收之打算,亦僅以便宜之工業用地賤價徵收土地,且不及於其上之房 屋。兒女外出工作者,因替父母健康著想而想搬家者,又苦無資金。
- 宣稱將任用當地人至工廠上班,免傳統初級產業之風吹雨打,惟實際上在地居民只能做輪班人員或其他非關生產之工作像是週邊迴護清潔工作等,且此些工作或來自工業區之『回饋』,需跟工業區『友好』之人士,始有接觸機會。
- 林園年輕人人口外流嚴重。
- 外地人嫁入林園者,亦無法忍受其汙染,僅居住一小段時間旋即遷離此地。
- 工業區內主管級人士、地方有力人士等,根本就不住林園,故可漠視這些汙染問題。
- 目前裁員即先找癌症高風險者〈林園人〉。
- 工業區玩兩面手法,找當地有力人士〈收買人心〉和找抗議者之上級來打壓。
- 區民要進入中油公司,須找人關說。
i.目前的居民大多搬家有困難,未搬家者死者為多數,其餘者體重一直下降〈應指已發病之居民〉,北善二路上有20幾人罹患癌症。
j.遷村或遷廠〈應該要有人出來負責!〉
k.當地居民需負擔龐大的醫療費,惟一大問題。
l.原址更新根本無助於汙染降低,表面數據統計出來者,汙染下降指數皆未達10%,所以實際運作後,可想汙染更將有增無減!
m.在抗爭的過程中,工業區會對外放風聲以醜化當地居民。
n.居民或受害民眾之發聲管道總是遭打壓或變調。
o.隔代教養、低收入戶、單親家庭、外籍配偶等問題,在林園之比例都特別高,問題很大。
p.從事農務者,水係用家用自來水,不可使用地下水,且下雨時,恐空汙順著雨水進入土地汙染田地,還要用水桶區收集那些雨水。
2.2.3抗爭要求居住環境免於毒害所遇到的阻撓:
- 癌症調查困難重重,且因癌症診治技術進步,癌症患者於各區
之比例皆係增加的狀態,和汙染區之比較下,不易由其趨勢圖中,得出顯著之差異性以證明高風險區之民眾有較高之罹癌率,
另,種種調查技術上之問題皆容易稀釋掉民眾之受害結果。
- 工業區對於擴廠計畫重複提出環評,其實預算早已都編好了,其過與不過之意義皆引發質疑,且人民所質疑之降低汙染部分,不見中油公司實質性地調整,只見其以各種迂迴之手法規避法規,力求環評之通過。
- 風險評估多有漏洞,修法後亦係為財團鋪路,非為民眾著想。
- 田野調查極為困難。
- 政府等資訊不公開,也即對當局不利之資訊,會被調整或隱藏。
- 本應係民眾力量之中立學術團體田調不足,研究和在地居民有脫節現象,且因計畫申請上之經費來源係政府,中立性不足,使知識分子在發聲管道上之力量式微。
- 學者接計畫,多由研究生做調查,而研究生之調查結果往往和老師呈交之官方報告不同。
- 行政訴訟武器不平等。
- 因為缺乏補償機制,而伴隨著收買問題,不僅分化民眾更無助於問題解決。
- 檢測公司不可信。
- 民間團體田野調查過程中,會受”工業區”派出之”好鄰居部隊”之阻撓。〈此不同於以往僅於內部發錢搞分化之大動作者,係因應第2次環評之意外的民間龐大抗議聲音,以求之後環評之通過。〉
三、結語
工業區之空氣、水、農業、漁業皆遭受汙染之毒害而令當地居民之日常生活品質蕩然無存,且危及初級產業、落勢族群之生計與生存基本權;人口外流導致林園凋 零,更伴隨著醫療、隔代教養、低收入戶、單親家庭、外籍配偶等社會問題,而這一切之代價,都是石化業追求利益與經濟成長背後,被忽視、轉嫁的成本。
四、Q&A
Q1:癌症於本區之死亡率究為多少?
A:有待調查,主要問題仍在於政府資訊不公開。
Q2:補償金之來源與使用方式?
A:皆係人民自己藉抗爭令政府負責始有撥款,惟因缺乏補償機制,問題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