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重審蘇花高 航向花蓮新世紀-講員:鐘寶珠
<開場白>鼓勵大家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蘇花高是很重要的交通建設議題,引起環保團體非常重視。我們不想讓西部的台灣開發模式成爲東台灣的未來。私人交通工具佔石油耗油量第二位,蓋蘇花高如同鼓勵私人交通工具,蘇花高與減碳政策是背離的。
<背景介紹>
蘇花高總長86公里,在環評期間剛好遇上政黨交替時發生,五個月即通過環評!
過年西部人口會開車到花蓮,堵車,空污是花蓮人的夢靨。政府忽略龐大的外部成本、生態環境的衝擊、產業的衝擊、交通的衝擊、還有湧水的問題等。國工局並不 會處理只負責興建,最後承擔的是地方政府與人民。生態調查馬虎、評估草率、未見保護計畫。例如,調查時間為五、六、七月,就是一種規避的做法。無視地質脆 弱、斷層的自然現象,貿然施工。
重要文化遺址與重大工程,政府通常是犧牲文化。地方的發展就靠一條高速公路就可以發展嗎?一個重大公共工程是花全民人的納稅錢才能進行,全民當然有權力一 同關心這樣的公共議題。再者,政府以舉債的方式來籌措財源,讓財政吃緊的現況更佳窘迫,亦會排擠其他項目的政府預算。
現階段解決策略:鐵路、冷凍貨櫃,補貼機制,農業行銷策略,放假輪休,編列相等建立東部優質生活圈的經費。方法是人想出來的!
當初政府投資的基礎策略都是工程建設,多為錯誤的決策。例如:外環道路興建加快了速度,忽略了觀光。如何有觀光經濟收益?居民是否受益?公路發展模式的結果,外環道路讓遊客過社區而不入。
請務實的面對花蓮的優勢與困境!花蓮需要創意、結合當地的文化及素材發揮創意。向左看:模彷西部的發展就是工業化。過去花蓮模仿西部造成砂石車!水泥業! 空污等等生活品質惡化,你想要嗎?向右看:花蓮豐富的海洋資源!政府要營造的是安全的環境,花一點環保創意來思考經濟,體驗流程,將各地的特色找出來。用 鐵路連接各地資源。因此花蓮本身是否也需定位清楚,花蓮發展的條件是什麼?
以紐西蘭經驗為例,放慢旅客的成長,專注強調自己的優勢,重視高收益非高容量,清楚環保是觀光發展關鍵,純淨與偏遠正是她們的特色,寧願少點人來,可是每個人去可以待久一點。
<小組討論>
第一組
Q:蘇花高的必要性,有那麼重要嗎?政府爲什麼不做周邊軟體的部份,而只選擇蘇花高?
A:分成中央及地方層及說明。
政府的想法,一直以來都認為唯有大型的建設,政績才會立即看得到,軟體建設於短期內是較看不到成效的。另外,還有民意代表的利益問題。930億怎麼算來 的.?多少回扣?逢選舉後對蘇花高討論更熱烈。我們想以環保的角度影響這個決策,藍綠都看過我們的簡報,都未提到周邊配套的問題。目前最無奈的是,環保理 想遇上藍綠政黨認知就無望了。政策善變,無所適從,目前不太樂觀,地方首長、環評委員、立法院的思維差太多。
第二組
Q:政治動員問題
第三組
Q:觀光政策非常好,但如何要讓民眾知道?
A:關於宣傳問題,目標連署兩千人來暫緩興建蘇花高。透過扶輪社、社區、保險業者、先鎖定知識份子來支持我們。但對原住民而言,有原漢之間的信任問題,目前最大的問難點。如何到鄉下地方的社區與聚落來宣傳我們的想法與理念,是我們急需突破及尋求協助的部份。
第四組
Q:政策變動性問題
A:政黨輪替後,蘇花高又重新提出。目前政府想制定政策來規範環保團體的參與與發言的權力,環保團體應對政府這樣的計畫是否有違環評法的母法。
認知是一回事,開始行動又是一回事。如何號召年輕人參與環保運動,展現如樂生事件時的熱忱與積極?因為這運動並不是只是花蓮人的問題或責任,是所有納稅人必須依同負起的責任,亦是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