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167
:::

5-2 人工濕地變荒地

黃煥彰
中華醫事學院護理系副教授
看守台灣監事

鶴見綠地

鶴見綠地的花博記念公園,是1990年日本大阪舉辦"花與綠之博覽會"的會場,結束後改建成公園。公園佔地遼闊綠地佔地106公頃,擁有一個巨大的水池。綠地以草坪、農田以及森林和水池相連為特色,生長在山坡上的鬱金香、鼠尾草、大波斯菊還有其他各類花卉一年四季綻放著。在這裏看到各種昆蟲、數千隻鴨子和近100種野生鳥類。還有一個玫瑰園,擁有近450個品種的玫瑰。在各式各樣的國際庭院中則彙集了世界各國具有特色的模擬庭院。而貫穿其間最重要的靈魂是小溪與人工濕地,家庭生活廢水經一級處理後流入人工濕地,設計上水流速度快,未見蚊蟲滋生,並有專人管理。水與綠地在此和協共生共榮,成為孩子們玩耍的天堂。

爛梨子假蘋果

台灣人的思想病了、心靈病了,以為人工溼地可取代污水下水道系統,可以取代污水處理廠,行政院各部會從教育部、經建會、國民健康局、河川管理局、環保署於全國各地廣推人工溼地,導致全國瀰漫著人工溼地神化後的患難,但大部份的人工溼地建好後,由於把經營管理推給志工團隊,再缺乏維護經費與維護經驗下,不用多久大部份的人工濕地演變成荒地,實浪費民脂民膏,讓人痛心。

管理與維護其實是最難的

部份人工濕地,由於流入的生活廢水濃度太高,必需偷偷抽取乾淨的地下水源來稀釋。部份人工濕地缺乏有效管理,植物生長雜亂,非水生植物入侵、福壽螺入侵皆乏人清除,最後導致蚊蟲滋生。

人工濕地本身是有生命的,他會變化、自然循環,也會演替。如果一開始就沒有包含設計規劃好日後的經營管理模組與模式,「人工濕地」必然會變糟的,更不用說是要用來淨化水質。例如植物種植的密度如何維持最佳處理效能,每一平方公尺要疏伐到剩下幾株植物,有沒有建立依據的標準?

錯誤政策最可怕

其實真正的問題是在國外家庭生活廢水經一級處理後再流入人工濕地,我們拿人工濕地來當一級處理廠。人工濕地應用於河川污染整治貢獻度其實微乎其微,所以人工濕地被大量興建,根本就不對,也是錯誤政策。營建署應積極興建污水處理廠才是整治河川最有效的方法。台灣長期以來為了經濟與工業發展,自然濕地大量的不斷消失,保護自然濕地才是最重要的思維,才是最有價值的行動。

 


:::

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

台灣即時空氣質量指數(AQI)

Tainan的即時空氣品質
2025年04月20日 12時09分
50
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污染
各類人群可正常活動
空氣質量令人滿意,基本無空氣污染

六小時累積雨量動畫圖

雨量累積圖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