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題3│海安路藝術造街—談公民美學與公民行動
講者 林朝成/成大中文系教授
台南廿一世紀都市發展協會理事長/台南市社區大學校長
壹、前言
十年前,台南市發生兩件迄今令市民心有餘悸的事,一為延平街的拓寬,一為海安路地下街的施工現在的海安路是在密集的傳統縱向排列的住宅區裡橫剖出的一條新興街道,當時因為地下街計畫開挖,許多房舍因而被全部或部分拆除,開路橫向劃過住宅區以致房屋的面向與道路平行,房屋的側面轉而面向馬路,加上大小、形狀不一的閒置畸零地與空屋,形成獨特的街面暴力景觀。然而地下街的開發,面臨原來水文地質被橫段挖開的施工困難,地層下陷,工程一再延宕,市容不整,弊案連連,成為台南市都市發展的棘手市政問題,至今成效未果。歷經三任市長,海安路地下街的開發,對「五條港歷史區域」帶來強烈負面衝擊,成為區域發展的惡夢,中正路商圈發展亦出現停滯現象。台南市許添財市長在多方考量下,九十一年十二月底地下街的路面終於通車。追溯清朝時期,運河交通繁忙的五條港商區曾為府城最繁榮的商業貿易區,後因運河功能不再,自日治時期開始,本地區即被邊緣化,至今,五條港歷史區域已難和孔廟、赤崁樓、安平古堡等文化園區相提並論,但留下的諸多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仍存在於街坊巷弄裡。老舊街道與殘垣斷璧需要新的街區意象來恢復往日的熱絡街區景象來訴說自身的歷史,它要求以街道為主角呼喚傷痕的療癒,於是,如何兼顧老舊街道舊有歷史紋理與新街區的發展願景,實成為藝術介入所具有的生命強度與承諾。
台南市文史藝術界十年來一直持續關心海安路地下街的衍生問題,張燦鍙市長時代,台南市二十一世紀都市發展協會(以下簡稱台南21)常務理事成大都計系黃崑山、姜渝生教授,投入相當大的經歷與熱情,協助處理海安路更新的可能契機,然受限於種種條件的因素,一再更改計畫,終以受挫收場。成大中文系江其媚教授,以海安路服裝設計師、西裝師父的遭遇為主題,創作《一年三季》,寫盡海安路地下街開挖前後居民的流離與滄桑,《一年三季》由一台南人劇團公演,得到許多掌聲,然面對海安路街區的沒落與與居民的無奈、壓抑,也難得在公共空間的切身問題有所助益。
九十二年下半年,台南21以「藝術建醮—歷史街區地景再造計畫」得到文建會的補助,於台灣最早都市計畫的起點「普羅民遮街」,也就是現今民權路,策辦多元的視覺藝術展覽、教育與推廣活動,本案因在地居民、學者、文史工作者、藝術家的共同努力,將現代藝術的創作形式輸入老舊街區,並將空屋及老街的建築外觀進行新的詮釋,讓當代與傳統結合的同時位老街區創新意、塑願景,由於這個案子局部成功的經驗,93年初,台南21執行長杜昭賢與召集人林朝成特別針對為改善海安路之街道景觀而向台南市政府都發局所提出〔台南市海安路示範點美化造街補助〕一案,試想以藝術的型式作為造街運動的元素,塑造出古都的新城市風格。而在了解去年台南市政府與台南市21所策劃的民權老街《藝術建醮》藝術造街活動後,台南市都發局李得全局長對於老街新象理念上有了共同的交集與期待,局長談及以藝術作為”內涵”及新形式來植入老舊街區給予新”質感”,或許會是另一種街區再生的新嘗試。
「海安路藝術介入計畫」是一種有趣又特別的閒置空間與裝置藝術的新實驗,而對此街道的發展或許也會是令一種全新的思考方向。美麗新世界—海安路藝術介入計劃,希望透過前衛藝術的形式試圖表達及轉化在地居民對現有破落牆面的新態度及新街道美學,植入藝術,或許會更好;也或許無法改變現況,但它卻是另一種可能。同時我們希望,由這再塑的過程與活動,尋找出海安路再造的各種可能性,在居民日常走動的生活空間裡激發及建立起市民對此街道的重新期望。以裝置藝術作為示範宣導,鼓舞市民對此街道的熱情,來共同造街,美化生活空間,以藝術造街,讓海安路成為府城具特色之街道。在全案的進行過程裡,針對海安路的畸零地街道空間、頹圮牆面作為藝術植入的空間,經過初步採訪,與居民溝通,我們尋訪到七處牆面,在獲得屋主允許下,找到了不同藝術創作形式的藝術家,包含裝置、景觀、繪畫、攝影及建築等專業工作者,根據個別畸零地空間及地點試圖以裝置藝術手法重新再塑海安路,以為街道之特色。製作的過程中,路過的人常好奇地佇足許久、或把車停下來觀望,似乎給了當地居民一個新的聚焦點,而透過藝術的美麗折衷方式,當市民用美感、美學來關心海安路造街時,無限的可能性將會開展在未來裡。
由於海安路累積了十年等待相遇的藝術能量,「海安路藝術介入計畫」成功地改變了海安路的街景,使凋零殘敗宛如荒城般的街景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吸收了當地與外地民眾的到訪參觀,重塑街道的特色,藝術就在生活週遭,街道綻放了久未見到的熱情,迎接著人潮與可能的商機。
這個階段性實驗性計畫的成功,使我們深刻感受到藝術介入街道空間為居民帶來的影響,也對未來的計畫看到了可能的願景。因此,緊接著在當年的秋天,執行長杜昭賢策劃了第二階段的「海安路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運動」。
這一年來「海安路藝術介入計畫」不僅僅是讓街道景觀充滿了驚艷的順眼,也讓民眾從日常生活中隨性自在地與藝術接觸,藝術其實就在生活週遭的每一個角落之中,隨處偶遇的街景皆可吸引我們的關注與凝視,這是一時的熱鬧風光、短暫美麗?還是海安路文化扎根的願景。
從藝術與社群的角度來省思,第三階段「街道美術館」的計劃,遭遇到的衝突,才真正激發出核心的難題,不過,在討論這個難題之前,先讓我們看看這三階段的作品吧!
第一階段:「海安路藝術介入計畫」
<生態物語>
盧明德製作作品前後─海安路上.神農街旁
策展人以<神農街入口意象>邀請盧明德、陳浚豪及李明則以不同的創作材質為這條曾為五條港重要老街重塑入口意象。戶外牆面裝置作品《生態物語》是資深藝術家盧明德以各式生態動物、鳥類及昆蟲等百餘張圖像轉印在剝落老舊的二樓牆垣上,意指多樣的集結,來凸顯「物種實驗」的遺傳,胚胎,發育,生殖,生長,其生生不息的大千世界。面對海安路的未來發展,如同大千世界般有著多元化,趣味性的繁衍轉化。藝術家也要民眾猜猜看,這牆上集結了多少動物?曾為五條港區的神農街口在過去曾為海產販售地,現今的菜市場仍販售著新鮮的漁獲,蛙、鯉、兔、象、牛以標題帶些閩南音韻的點出了該地點的地域特性與環境典故。
<義蓋雲天>
陳浚豪製作作品前後─海安路上.神農街口
擅用工業量產材質的藝術家陳浚豪,使用大量的「銀色圖釘」(約8萬顆圖釘)安置於神農街口的二樓牆面,運用光影、角度的變化形繪出似隱似現的《武財神》,以祈求保佑老街年年財神亨通。這作品儼然是藝術服務宗教信仰的結果,甚至是創作上的折衷,相較於藝術創作者的堅持的創作自由與自主性;這回創作者卻也充分享受與居民溝通的過程,畢竟涉及公共性的事務期待有更多人的參與。
原本希望用圖釘排出媽祖的形象在與居民溝通後,因神農街務商拜敬關公,所以最後決定以五財神的形象龕鑲在街口的二樓牆上,里民代表們也安排了”淨”的儀式恭請關公形象的安裝,裝置以綠光烘托出略顯神秘的氣氛,關公形象在左邊四十五度出現而消失在面對的九十度,若隱若現的形式希望提供觀者以不同的角度看事物。
<生活寫意>
李明則製作作品前後─海安路上.神農街口
藝術家李明則的創作一直以極具個人的繪畫語彙及風格闡釋台灣民間生活中的圖騰、時事,勾畫成一個個的故事片段,藝術家先將繪畫作品燒印到一般大小的磁磚上,再以裝置的手法拼組出繪畫的圖像內容,破舊的牆面如同藝術家的畫布,上有許多不同的肌理與層次感,牆垣的突出物如鋼筋等似乎正好打破二度平面的維度,讓空間的對話帶入歷史的時間維度,也因而更貼切的在這面孤獨矗立的老牆上闡述著不同時空下的民間生活語彙。
<烙印>
郭英聲製作作品前後─海安路上.和平街口
位在和平街口的作品是知名攝影藝術家郭英聲的攝影作品,將攝影作品放大輸出裝置於紅磚裸露的民房老牆上,試圖解讀圖像的內容,老式的熨斗靜靜的放在山洞前的鐵軌上,背景環境被不相干的物件介入是70年代初期,現代主義及超現實主義正盛行的時期,正也是作者處於壓抑、叛逆、矛盾環境下的實驗攝影作品。路過的人,在人行道前佇足欣賞這件攝影作品,幾個老人家隨口就說起的照片中的典故,人行道就像個輕鬆進出的美術館。
<牆的記性>
劉國滄製作作品前後─海安路上.忠明街口
緊鄰郭英聲攝影作品的是《牆的記性》,建築師劉國滄和打開聯合工作室的夥伴們所共同完成的。狹長的建築空間是台南府城民宅的特色,通常前作店家,後為家居,中間的中庭以天井為室內引入自然光線,當地稱為”過水”。建築師劉國滄(打開聯合工作室),以一點透視的建築觀念,將老牆漆成藍色並以藍晒圖(工程藍圖)的形式,在二樓民宅山牆用白線條試圖勾繪出在畸零地之前的窗戶、樑柱等空間感線圖,並在想像透視的空間裡裝置以半浮雕似的居家擺設、皮箱、切半的桌椅及停留在晚上七點廿六分的時鐘及沒掛好的老式電話機等,試圖以時間的靜止一刻穿梭時空進入過去的空間記憶。一樓裝置有概念式的主宗桌、桌椅及好像是出遠門用的老皮箱、及腳踏車,藝術家用藍底白線試圖均質所有的空間物件隱喻逝去的痕跡,試圖進入時間的長流裡省視空間的生命軌跡。我想,這些均質後的物件都是時間的元素,讓老牆將仍然保留著遺失的記憶,也讓現代人有機會了解頹圮的曾經與逝去的光景。作者說「遺落的空間段落,勾引起遺失記憶的想像,過去與現在,同時;公共與私密,並置。透過考古重建與假造詮釋,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這件作品切入殘留空間的形式活化了這原已沒有生命的空間。路過的人或車在藍色的山牆前緩緩前行,甚至下車趨前一探所以,街坊民眾好奇的詢問,受關注的程度儼然已讓這藍色的牆屋成了街區的新地標。
<夏了>
盧建銘製作作品前後─海安路上.民生路旁通風口
此件作品為聲音裝置.材質以太陽能板為主.根據太陽的走向.發出不同的聲音.
裝置於地下街的通風口
由台灣田野工廠藝術家盧建銘,以五件竹材編織的圓錐蟻窩狀裝置作品安置在封閉的地下街入口的平台上,利用太陽能板的電源及蜂鳴器的設計,發出各種的蟲鳴聲,傳達海安路蟄伏在地下的能量與生命力。聲音的裝置作品在白天的喧囂車聲裡往往被忽略,就如同海安路下被忽略一樣!
<自然的來去>
林鴻文製作作品前後─海安路上.中正路段
另外在中正路的街區,藝A06 夏了藝術家林鴻文在較熱鬧的街區,在二樓陽台置放巨大的石塊及豎立白色燈管所構成的長狀梭體,意指傾毀中巨大的記憶棲止。
他說「於更古的時間序裡,存在著我所難明,在堆砌的記憶堆裡找到一種被屬於的棲止,在傾毀的同時亦是的建築,在不止的循環中亦是趨明,那是一個屬於各自的觀感,是一個沉埋心底尋覓後的顯現,是當下的意義吧!自然的來去,徒留界定價值的帳然。」
<Young>
方惠光製作作品前後─海安路上.友愛街口
相同的熱鬧街區,資深藝術家方惠光以塗鴉式的設計風格如詮釋像台北西門町般、屬於都會的、新流行的、屬於年輕人的生活消費的娱樂區塊。作者呼應如此環境性格、將時下訊息、青春色彩、年輕語彙溶入流行消費環境之中。
第二階段:海安路藝術造街—啟動公民美學
B01 神龍回來了
成員: 呂理煌教授帶領台南藝術學院建築所、陳恥德、鄭淵仁、陳宣誠、姜鈞、黃廣華、楊淨伍、陳冠宏、周孫江、黃宏毓、吳季聰等
材料形式:松木建構
創作說明:
去年代表台灣參加義大利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建築繁殖場團隊(之前,建築繁殖場及其實驗成果獲得了2002年遠東建築獎的肯定)。建築繁殖場(Interbreeding Field)作為一個實驗性的母體,是由呂理煌於1998年所規劃設計,並於隔年開始由呂理煌及其指導的台南藝術學院建築所研究生親手逐漸地打造出來。在這一場建築實驗探索中,呂理煌與其學生放棄了建築教育中的紙上設計傳統,轉向直接身體力行地觸及建築實務的建造活動。
在海安路計畫中,策劃人邀請呂老師及其團隊以民生路口的轉角畸零空地作為執行繁殖計畫的基地,在與地主充分溝通後,將繁殖計畫延伸至地下街的入口平台,約十人的工作團隊在為期近一個月的施工期內,均質地以松木搭建出了密實的建築結構,若以原畸零空間為入口動線觀察,主結構包含原畸零地空間改造、兩座高塔及銜接高塔的結構橋與平台,原牆面地板覆以排列的木牆、樓板,上二樓後近兩坪大的陽台以木橋銜接高塔,低頭穿過塔身後,接續下坡平台步道蜿蜒其間來到另一平台上的最高眺望塔前,舉步小心翼翼登上近三樓高的塔台,俯瞰寬敞的海安路,心曠神怡。如此街道的實驗計畫也將五十六年老花生湯老店的清理改造融入建築繁殖場的計劃之中,讓街區的轉角意象能有整體的規劃與質感。
呂老師說:此作品結合海安路與民生路轉角街口上特有現存的場景,嘗試建造一座可供人們認識,交流,觀看,遊走,遠眺海安路的新園地,如同一小型的桃花源,名為「海安路的遊走神龍」,建築繁殖場團隊伙伴們,相信海安路的潛能特質,企圖共同重新建構及填補海安路的新故事與記憶空間,並讓大眾有機會清楚的再次認識海安路及其未來的新願景。
B02 市民集體攝影裝置創作
指導藝術家: 陳順築
成員:參與攝影比賽所有入選者
材料形式:約500張裝框的攝影作品、盆栽
創作說明: 策展團隊以「發現海安路」為主題舉辦<發現海安路--攝影比賽暨攝影裝置>計畫,邀請市民共同參與創作,並由擅長從日常生活中取材,利用視覺影像進行裝置作品的藝術家陳順築擔任評審及規劃,最後選擇了八百多張攝影作品,以藝術家長期建立的風格裝置在鐵皮屋牆面,讓這棟座落在和平街與民權路段上的流俗鐵皮屋外觀,轉化成一面集體影像故事牆。參加全民發現海安路攝影比賽的作品將集體以裝置的形式呈現在街牆之上,市民的不同觀點與鏡頭焦點都將展現在像框裡,細心觀察者將可發現許多市井小民的平淡生活的情景將會是攝影師眼裡剎那間的永恆,在平凡中所發現的美會更令人著迷。藝術家所重組的五百多張照片,詮釋並集結海安路民眾生活的記憶,重夠共同的生活觀,500餘張的裝框相片搭配點綴的小花小草,讓整件作品融入常民生活中,更讓畫面倍加溫馨。
公佈<發現海安路攝影比賽訊息於台南人力車雜誌>並舉行記者會發布比賽消息,由藝術家陳順築擔任本市民集體攝影裝置的指導老師,選出前三名(第1名林秀麗、第2名謝順勝、第3名莊家怡,特別獎高盟智)
B03 路是人開出來的
藝術團隊:吳瑪俐(裝置藝術/資深藝術家)
台南藝術大學—建築、音像管理、造型藝術、博物館學研究所學生林文浃、徐佳伶、蔡嘉信、戴翰弘、黃郁仁、陳麗娟、賴珮瑜、楊皓鈞、鄭伊娥、劉韻竹、傅莉雯
構想(artist statement):這個創作計畫是以海安路作為反省我們都市空間再造政策,以及公共空間藝術問題等兩個面向。
作品藉著海安路及地下街的未來這個公共議題作為討論引子,邀請民眾參與,把一個不知未來在哪裡的公共空間塑造為一個公共論述的場域。藉此一方面思索海安路的未來,同時也把公共藝術裡的公共性,交回到公民手中,提出公共藝術操作的不同可能性。
計畫內容:
1.為開路者立碑:在海安路與民生路交接處的基地上,放置一個偉人紀念碑。碑上寫有海安路大事記,以及’路是人開出來的’等文字。
2.公民論壇:每週五晚上舉行。邀請專家學者及市民參與、互動。此論壇與台南社大共同主辦。
3. 海安路的故事:基地上,每週五晚上有台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藝術與社群’課程同學製作的影像播放,述說不同切入角的海安路的故事,從過去到現在。
資深藝術家吳瑪悧以積極走向民眾的田調方式、開放性公民論壇以及與民眾溝通並攝影紀錄方式,帶領著一群南藝大的研究生執行其與社區民眾面對面互動的計畫,過程也剪輯成影片在街道上與藝術造街的網站上播放,希望有更多人了解並且參與海安路的過往與未來。吳以題目:路是人開出來的,並在海安路與民生路交接處的基地上,放置一個偉人紀念碑。碑上寫有海安路大事記,以及’路是人開出來的’等文字。創作計畫反省我們都市空間的再造政策,以及公共空間藝術問題等兩個面向。作品藉著海安路及地下街的未來這個公共議題作為討論引子,邀請民眾參與,把一個不知未來在哪裡的公共空間塑造為一個公共論述的場域。藉此一方面思索海安路的未來,同時也把公共藝術裡的公共性,交回到公民手中,提出公共藝術操作的不同可能性。
B05 編織
成員: 成大建築所團隊黃偉成、曾文山等
材料形式:魔建構(竹、鋼鐵環、布)
創作說明: 畢業自成大建築所的兩位藝術家,以竹、鋼鐵環、布作為,使用傳統不同粗細竹子作為結構材料,以特殊設計可調整角度方向之鋼鐵環基礎材料進行創作,利用閒置地下街入口平台搭建魔結構的休憩遮陽空間節作為結構關節,在畸零地頹牆前營造出新舊並陳的生活空間,整體創作希望展現材料生活美學的運用,並提供社區民眾休憩使用,也讓民眾從材料裡找尋東方自然環境所經常使用的生活美學材料,而竹子可以有很多的使用用途及創作空間。
藝評家賴思儒認為,作者似乎希望以樸素的素材及簡易架構方式營造一個給民眾利用的休憩空間。然而在實際的效果上,似乎並未能如預期,此件作品的手法及材質質感似乎並未對環境造成加分效果,反倒形成一種「工地」的場域感,與周遭環境氛圍並不十分協調,並且似乎干擾到緊臨的兩件牆面藝術作品,視覺上顯得凌亂,怎麼看都像是處於未完成的狀態。幸而,當夜晚來臨,燈光亮起,《編織》才展現出白天見不到的美麗。
請你跟我這樣做
材料形式: 油彩、木板
創作說明: 海安路通車後,在民生路與民權路附近新舊產業萌生了共存共榮的新景象。策劃人與台南全美戲院的顏畫師溝通後,將海安路(民族至民生區段)的新舊產業的代表人物以雙手昇舉形成三角,象徵立業持家的屋頂,作為共同的溝通手勢,繪於和平街口的牆面,希望新舊行業在海安路上的持家事業鼎盛興旺。來往的街坊鄰居發現平日生活消費的老闆、老闆娘成了畫作上的人物主角,也成為了街區的另一種情感的交流。
顏老畫師繪製戲院電影看板數十載,經歷了數不清的電影年代,近來,數位輸出已讓傳統電影看板趨近式微,策劃單位也希望藉由此次邀請顏畫師參與藝術造街活動,讓民眾了解關心這電影附加夕陽傳統產業的消逝問題。面對影像快速複製而冷峻的年代,壁畫的形式或許是一種關於原作的真實原創,也可已是藝術進入社區或是商業活動的另一種的手繪的、真實的選擇。
畫面中的八位主角均舉起雙手形成三角形的手勢,代表的是持家立業的屋頂,藉此手勢期望海安路的新舊產業能夠興旺繁榮。另外因為畫中的主角皆是居民熟悉的街坊鄰居,是生活在海安路的市井小民,而非遙不可及的名人肖像畫,無形中也增添了海安路街道的親切感,也因居民對於畫中人物都可以像親朋好友般的侃侃而談,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藝術街牆導覽員,可以自然而然的對外來的遊客娓娓道來每一個精彩的故事。
B07 PEACH
成員:吳東龍
在B6《請你跟我這樣做》作品的上半部桃紅色牆面,是藝術家吳東龍的作品,房舍老舊生銹的格子鐵窗以及懸掛在牆上以帆布印刷輸出的三連作,呼應著後方背景高樓上閃閃發亮的「愛妮HOTEL」紅色招牌,紅色愛妮在開挖後顯得荒涼十足的海安路上,無意間形成了一座獨特的地標,讓人有時間與空間錯置的超現實感。入夜之後的愛妮散發出挑逗的光芒,像召喚著荒城裡寂寞心靈般的魅惑,訴說著人世間的情感慾望與空虛孤寂,顯得既朦朧曖昧又吊詭十足。吳東龍的三連幅影像作品由左至右依序是門窗旁的花、倚靠門窗一站一坐的男女及被切割的模糊曖昧影像,最右邊是長髮黑衣女子以既挑逗又茫然的神情姿態,露出赤裸大腿坐靠在門窗旁,似乎等待著什麼。藝術家巧妙的結合紅色愛妮看板,共構一幅引人遐想的桃色世界。
B08 怪花森林
材料形式: 油彩、壓克力顏料、畫布、鉛版、木板等
成員:李宜全
創作說明: 怪花森林的奇特生物以及植物創造社區奇想花園街景意象,讓水泥鐵皮屋充斥的街道點綴著令人會心一笑的奇特綠野仙蹤,搭配特殊造型的植哉園藝造景,將讓原本二度空間的想像世界進入真實的生活空間之中。
藝術家特別在台南的市區水泥叢林裡,嘗試創造一奇特綠色窗野,那裡會出現了一處綠意的假想森林,奇特的生物藏匿在綠葉叢裡,探頭窺望的姿態吸引過路人的側目,叢林裡竄出黃白相間的魚頭生物,遠方山丘纏繞著蛇怪等,怪花森林的世界裡還有許多生物存在你的想像之中,當您走在街區轉角處經過這兒,可要讓您的想像世界無限。
李宜全的怪花森林系列作品目前為台北市立美術館所收藏,而這三幅系列作品則是藝術家親手再製的真跡,花圃栽種的熱帶植物呼應著奇想花園街景意象,搭配特殊造型的植哉園藝造景,將讓原本二度空間的想像世界進入真實的生活空間之中,或許引發令人會心一笑的奇特綠野仙蹤聯想,或許您也會想要在居家環境裡也創造一處屬於您的想像綠色園地 。
B09 竄佛頭
成員: 崑山技術學院空間設計系團隊洪國騰、郭雅奇、葉惠姍、薛采云
指導老師:陳俊明/崑山科技大學講師/水母漂集團團長
佛頭港河道遺趾→在200多年前,普濟街是熱鬧的碼頭街市,而海安路414巷(民族路口),就是五條港之一的「佛頭港」港道早期生活的重心。崑山技術學院空間設計系團隊。利用原本廢棄的三層樓高鴿子籠,清理陳年的堆積垃圾,修剪巨榕以見天日,將原有的鴿子籠水泥結構體覆以黃漆,用港區常用的麻繩邊構出糾結纏繞卻又光影幻化的沙漏造型體,指涉出隨著歷史的變遷、空間的改變、時間的流逝,這些麻繩將成為時間流動的消散軌跡。夜幕低垂,昔日的鴿子籠在團隊的努力下,成了佛頭港河道遺趾上的黃色街道光塔,照亮了街區,年輕藝術家與地主的親切互動傳為街坊佳話,而照亮了人心。
創作理念:
原有基地存有一種生活的流失與斷裂的痕跡,主體空間裡有盤結的百年榕樹、廢棄粗獷的水泥框架與鳥籠與鐵樓梯以及金爐之間營造出飄散、自由和包覆的意象。裝置中鏽蝕的鐵籠留不住那過往的生活片段,巨大的黃色水泥框架象徵危險的警示,大量麻繩從上端方形木籠中的球體由上而下在鐵籠間如同沙漏般地流竄其間,並往外糾結纏繞。密實的鐵籠呈現窺視存在及生活記憶的一種神祕空間。
材料形式:
將基地的水泥框架漆成高明度的黃色,而明度高的色彩可以幫助裝置空間在海安路上的可視度更為顯著。此外,黃色是一種象徵危險的警示。
在那已鏽蝕掉的鐵籠內捆繞大量的麻繩,猶如沙漏般的形狀將生活記憶向下流動、竄出。並在籠子上方裝置一個方形木籠,而材料來自於基地內原有的鳥框架,且把框架組合成多面的門與籠的意象。在方框內由一綑圓球麻繩垂吊,向下慢慢擴散到籠內磐結榕樹、鐵梯、金爐、產生互相包覆,形成一種微妙的關係。
內容說明:而這些元素分別意謂著:
榕樹→生命的延續,時間的流動。
鳥籠→生命的聚集點。
金爐→火焰的燃燒〈生生不息,延續〉。
佛頭港河道遺趾→在200多年前,普濟街是熱鬧的碼頭街市,而海安路414巷(基地所在),就是五條港之一的「佛頭港」港道早期生活的重心。
而這些的共同點都具有著生命延續的痕跡,而隨著歷史的變遷、空間的改變、時間的流逝,這些麻繩將成為時間流動的軌跡。
設置一棵假造的小榕樹,呼應基地具有時間軌跡、歷史的佛頭港遺趾,與過去的鐵籠,加上現在的金爐。記憶雖努力保有,但仍隨著時間的改變一直消散,面對生活的時間軸、有軌跡回憶與一種消逝。
第三階段「市影」:海安路街道美術館
經過2004年二階段的藝術造街,16件藝術作品聚集在海安路,海安路作為藝術參與的母體文本,藝術品成為地圖上的標示點,一個遊戲棋盤,尤其重要的昰一個體驗城市的全新方式,藝術的形體以及意涵可以藉由實體的存在,形塑現今的文化並融入街道與週遭過往的歷史脈絡中,這同時引導出場所藝術(作品僅從其設置場所散發能量)以及地域藝術(作品為服務社區大眾生活並
邀請居民一起參與作品的製作),藝術介入改變我們對空間的感知,而這一新的感知將改變我們的行動。
2005年第三階段海安路藝術造街計畫的觀念催生者是文建會陳其南主委。陳主委提出「街道美術館」、「現代(ready-made)美術館」的觀念與構想,以「現成物」概念來刺激民眾觀看藝術的方式,挑戰傳統美術館的「高貴」藝術,以原本奇特的街道場域條件,加上混淆的新舊藝術觀念,使「現成(ready-made)美術館」成為名符其實且耐人尋味的「街道美術館」,創造一個國際藝壇注目評論的場域、焦點。經由團隊的討論,我們接受陳主委的建議,並加強理論論述的準備工作。團隊細讀Catherine Grout《藝術介入空間:都會裡的藝術創作》,嘗試去體會當代藝術品關心它被理解的狀況,被納入與環境共存的複雜性,以及創造相遇條件的必要性,與藝術、作品的相遇,昰交流的時機,投射出我們所在的共同世界。這些觀念不斷成為我們構思的資糧,在文宣的製作上,我們大膽引用德國前衛藝術家約瑟夫∙波依斯(Joseph Beuys)的˙觀念認為藝術可作為社會革命的手段,藝術確實可以改變世界,其「社會雕塑」觀念,認為思想、行為、語言等等都是一種雕塑,而街道美術館,將落實公民美學運動,實踐社會雕塑的嶄新一頁。
有了這些構想,第三階段的藝術造街,分成二個主軸,一為觀念與經驗的論述與交流,委請台南藝術大學薛保瑕教授來策劃,一為街道美術館的整體意象與情境氛圍的視景函構,繼續委由建築繁殖場來擔綱。以下介紹這二個主要活動的概要。
“ 市影“:海安街道美術館國內國際研討會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 See-In “:Hai-An Street Museum,Tainan
“想像力”決定了另類美術館發展的可能性,當我們有機會跳脫了一個固定、舒適的人造展示空間時,是否有能力去感受?「“市影”:海安街道美術館研討會」,即在於探討這個以天空、大地為界線的另類街道美術館的可能發展。有別於過往觀看作品方式,『街道美術館』具有一種難以言喻的不確定感,此一氛圍來自於環境的氣候,、周邊人、事、物交互的影響等等,從而空間在不同觀看的角度下,還原/強調了海安路自身的特色及紋理,同時也創造出一些非人工或過往藝術專業知識技術可以涉入的部分。
這樣的轉變是否開啟了另一種接觸藝術的方式可能性?而住在當地社群的民眾,面對海安路的改變,他們是否有另類的角度來看海安路呢?而觀者又將如何開啟新的觀看經驗?當參與者與作品的關係,不再受限於空間(特定地點)、時間(展覽檔期)的限制時,便直接撞擊了對美術館既有知識的認識,因此在「海安街道美術館」所發生的,無論是觀賞、策展、及創作等活動,都可能與既往的經驗認知產生差異,而她所顯現的是一種即時體驗、自由對話、想像與交流的開放特質。
從觀者的角度看,『海安路』的實境是處於隨時開放的狀態,她包含了都市的紋理、文化基因、生活元素等生活實景,以及不經意發現的驚喜,而遊街的過程成為瀏覽美術館的歷程。「海安街道美術館」有如現成(Ready-made) 景像的母體,她引發了人與場域以及人與記憶之間的聯繫關係,因此,她的價值基礎是在於共創與共享的普遍性自由,也突顯了觀看方式的解放與轉變,而這種“另類的觀看”,成為進入海安路的人啟動其內在想像之樞紐,與連結共同情感與記憶的切面。
再由公共藝術的角度觀看,海安路亦提供了思索公共藝術或藝術的公共性格的機會,她屬於公共藝術的範疇,但其整體不再僅是設置一個存在公共空間的藝術品,而是更深層地思考如何促成自由交流的可能?如何融入居民的生活?如何關心與認識社群的共同利益?參與者/創作者又如何思索文化意義的公共領域?海安路的“藝術”活動成為關心公共事務的媒介,她建構了另類的台南市府城的印象,也凝聚海安社區精神性的共同體,同時顯現了其當下的時代性意義。
討論議題:
1. 探討另類美術館的可能 時間:2005/07/16 6:30-10:00pm
2. 公共藝術與社群的關係 地點:台南市海安路二段
主持人: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所長
薛教授 保瑕
與會學者:
成功大學都市計畫學系 黃崑山(Huang, Kuen-Shan)
密西根大學,亞洲語言暨文學中心主任 Joseph R. Allen教授
獨立策展人 Mary Jane Jacob 女士
韓國美術研究所研究員,暨漢城大學 教師 文貞姬(Junghee Moon)
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教師,沖繩Rice+空間負責人 嘉藤笑子(Emiko Kato)
2005繁殖計劃B:非間帶-開放實境
Interbreeding 2005 Project B:Non- Side Zoom Open Reality
『非間帶-開放實境』,延續了「建築繁殖場」團隊於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體驗、遊戲、劇場性格的創作理念。在此之前創作團隊已於2005年1月,在海安路完成了『2005繁殖計劃A』的作品,展現了一個街道上小型內聚的廣場作品,也是一個具公園屬性的公共藝術空間。然而不同於一般既定的公園模式,創作者認為人類的活動模式,才是決定空間性質的主要因子,一旦有了觀者的參與,劇場效應的發生,空間便經由藝術作品與參與者產生了互動的命題與情境氛圍。
『2005繁殖計劃B:非間帶-開放實境』打破了過往空橋與街道間貧乏的垂直關係,藉由曲折的架構融入在地環境的視景涵構中,遊走其間觀者便將海安路的景深、遠景,納入眼簾,藉由行動的位移、視域的延展與身體性的感知,連結了原本受道路切割分離的生活區域,並重新獲得對生活空間領域的詮釋權力。在延伸視點及行動的時間軸線時,豐富了遊走的經驗值,對新空間的奇異感及參與感亦獲得滿足,從而新的空間事件,便在開放實境中,促使個人的記憶與劇場效應不停的上演。
建築“繁殖”在於豐富的事件與時間基因及層次,它融入了生活體系的構建,持續累積事件的層次,走進生活文化的脈絡,從而構建起繁盛的藝術人文歷史體系。『2005繁殖計劃B:非間帶-開放實境』的空間透視性與延展性,其所指向的是關於區域的遠景、未來的可能性以及事件歷史的豐富層次,藉由藝術的建構活動,將之昇華為歷史創造活動。有別於過往的歷史發展,事件的強度及層次,是當代對歷史記憶的新定義。從藝術造街計畫開始至今,海安路累積的豐富層次,不在於時間的漫長,而是依賴藝術事件的強度。遊走在作品『非間帶-開放實境』中,觀者宛如漫步於美術館的大廳,開始累積起屬於自己與海安路的事件歷史。
<海安路民族路口>…建構中
建築繁殖場海安路造街計畫
參展團隊: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建築繁殖場
參展藝術家:建築繁殖場領航員:呂理煌教授
鄭淵仁 (建築繁殖場第四代) 陳宣誠 (建築繁殖場第伍代)
周孫江 (建築繁殖場第六代) 黃宏毓 (建築繁殖場第六代)
楊淨伍 (建築繁殖場第六代) 陳冠宏 (建築繁殖場第六代)
黃廣華 (建築繁殖場第六代) 吳季璁 (建築繁殖場第七代)
王俊淵 (建築繁殖場第七代) 劉宗鑫 (建築繁殖場第七代)
戴翰泓 (建築繁殖場第七代) 吳忠錡 (建築繁殖場第七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