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臺南社大環境教育資源網
:::
關於我們
環境教育的推動宗旨
關於環境小組
捐款名單
提供可疑汙染的土地
聯繫我們
台南市社區大學
我們的工作
山林河川保護
土壤安全/事業廢棄物
再生能源
樹公民
環境教育
環教素材(影音)
台南社大關心的環境議題
環境議題影片介紹
影片
環教素材(資料)
龍崎自然生態
登入
登入
帳號
密碼
登入
:::
所有書籍
「第二屆河川教育工作坊」目錄
MarkDown
8-1 從先進國家政策走向談治水新思維:丁測士
1. 「為土地祈禱」開幕式 “毒傷大地”
2. 環境聯盟新形勢,擴大環境打擊犯罪聯盟個案探討
2-1 推動大臺南地區環境守護行動
2-2 推動大臺南地區環境守護行動 會議記錄
3. 環境運動新發展
3-1 環境運動新發展 會議記錄
4. 河川教育新觀察
4-1 以六堆竹田常民親水到河川環境監測與空間改善為例
4-2 淡水河整治願景工作坊簡介
4-3 八色鳥演唱會
4-4 河川教育新觀察--會議記錄
5. 青年論壇
5-1 長榮大學河川保育中心:鄭育棋
5-2 崑大巡守隊:劉高登
5-3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巡守隊:黃俊銘
5-4 高雄縣黑皮衫大專青年工作隊:徐斐培
5-5 青年論壇 會議記錄
6. 反「曾文水庫越域引水」
6-1 反『曾文水庫越域引水』計畫:高雄縣三民鄉民族、桃源鄉愛鄉聯盟
6-1-1 大愛英語新聞
6-2 <議題現場>關於颱風過後的桃園停水:陳健一
6-4 會議記錄
7. 1410億民間治水監督《主題一》250億石門水庫治水檢討
7-1 如何讓石門水庫長治久安: 林長茂
7-2 被偷走的母愛-集水區的土地:拔尚(蕭世暉)
7-3 尋找填補監督:陳健一
7-4 會議記錄
8. 《主題二》1160億易淹水地區治水檢討
8-1 從先進國家政策走向談治水新思維:丁測士
8-2 水患總體檢—評政府「八年八百億防洪計劃」:張子見
8-3 會議記錄
9. 行動方案研議--共同討論
9-1 會議記錄
8-3 會議記錄
第二屆河川教育工作坊 ==========
張子見│台灣環保聯盟副會長 \-------------------------------------------------------------------------------------------------------------- 615水患造成南台灣災害慘重,特別是沿海地區,幾乎無一倖免,民眾對於政府無力解決水患沉痾怨聲載道。對此,民進黨政府又以其慣有的「高效率」,提出「八年八百億」防洪計畫,沿用其「五年五千億」特別預算的觀念和手法,欲求快速解決水患之效。然而環保團體及學者專家認為其中有諸多有待商榷之處,呼籲行政院宜從長計議,方能對左下藥。以下就幾項防災關鍵因素進行探討,並嘗試提出建議。 **地層下陷,區域排水困難** 不可諱言,地層下陷造成區域排水困難是此次615水患的直接要因之一,然而地層下陷不能單純地歸咎於農漁民超抽地下水,而應確實做全面的檢討。事實上,錯誤的水利建設造成的傷害可能更大。以濁水溪流域而言,集集攔河堰攔截大量的淡水,造成河川水位下降,致使地下水補助量銳減,此可由攔河堰啟用後,下游斗六的地下水位驟降兩米可得印證。此外,集集攔河堰已成了超級攔沙壩,疏濬工程導致下游砂石補充不足,造成濁水溪河床迅速下降及西南沿海的海岸倒退,更令地層下陷及沿海地區水患問題加劇。 水利單位不徹底檢討錯誤的水利開發及疏濬政策,反以減緩地層下陷做為建湖山水庫的理由,無視於水庫取代的地下水不及總抽取量的百分之二,但卻有重蹈集集攔河堰覆轍的可能性。地層下陷防治不僅要從封井及沿海產業調整著手,更須從台灣整體產業及水資源政策來檢討,否則十個「八年八百億」都不夠。 **以鄰為壑,下游地區遭殃** 隨著防洪系統陸續完成,防洪缺口的地區水患就愈加劇,然而是否堵住所有的缺口就能解決問題?從此次615水患來看,答案明顯是否定的。事實上,河川截彎取直、河堤及野溪的水泥化,都會破壞河川原有的緩衝能力,增加下游的洪峰量。不斷加高堤防,增加抽水機數量,並不能真正解決水患問題,而是徒使整體社會,特別是弱勢民眾付出更高的代價。 在錯誤的防洪觀念架構之下,投入愈多的經費、推動愈多工程,只會令水患問題更積重難返。如何善用河川的天然機制,而非將河川視為大排水溝,扼殺河川的生命力,是水利單位必須認真學習的課題。 **海岸開發,緩衝地帶壓縮** 不當的海岸地區開發,導致砂洲、潟湖消失,沿海潮間帶消失,造成海洋與陸地間的緩衝帶被壓縮,暴潮頻率增加,而海岸的侵蝕更加劇海堤及排水系統的結構的破壞,令日益嚴重的水患問題雪上加霜。 以台塑六輕為例,大規模的抽砂造陸使沿海砂源流失,外傘頂洲正快速消失,致使失去屏障雲嘉海岸地區,若遇到大潮,更是積水難退。濁水溪是西南沿海最重要的砂源,故長遠來看,整個雲嘉南,甚至高雄沿海都會受影響,此由台南、高雄等地層下陷較輕的地區,在此次615水患亦災情慘重可得印證。此外,台塑任意縮減六輕隔離水道,使少得可憐的緩衝能力進一步被剝奪,加上六輕基地顯著高於內陸,使原已惡化的區域排水雪上加霜,是雲林台西長年水患肆虐的元凶之一。 **氣候變遷,暴雨強度劇增** 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氣候變遷,降雨集中的現象越趨明顯,傳統的水利系統一再遭到超暴雨的嚴格考驗。若未體察此趨勢,一味地以強化排水能力、加大防洪週期來因應,而不做根本的調整,則七二水災重創台灣數個重要水庫的教訓,未來將一再重演,而水患造成的損失亦將一再創紀錄。且隨著海平面升高,沿海地區勢必更難擺脫水患的陰影。 長遠來看,人類需要從過度開發的海岸地區逐步撤離,或改變土地利用型態,將屬大海的歸還大海。但若僅是部分遷村或離漁,卻放任加劇溫室效應的高耗能工業在海岸地區設置,如八輕、台塑大煉鋼廠、大城工業區,則整個台灣,乃至全球,恐將付出遠大於水患的代價。 **濕地開發,滯洪功能消失** 河川的洪水平原及沼澤帶,原擔負重要的滯洪功能,但過度的都市化發展,不僅增加河川洪峰量,更使重要的內陸濕地快速被開發,其代價往往數倍於得利。大體而言,「八年八百億」計畫仍不脫傳統水利思維的補救性工程措施,其中利用沿海地區台鹽及台糖土地,開發大規模滯洪池,或可收減輕災情之效,但效益有限且無法根本解決問題。 將地層下陷及水患嚴重地區土地,復育為海岸濕地及從事生態旅遊等低密度活動,基本上是值得努力的方向。然海岸人工湖稱不上滯洪,僅有納洪效果,若以治洪、生態及水資源永續觀點審視,內陸低地沼澤及洪水平原的功能更加重要,故應以「生態化滯洪帶」觀念,保留原有內陸濕地,並規劃分散式區域人工湖,提供滯洪、淨化水質、地下水補注及生態的功能,重點在河川沖積扇扇頂區的開發管制與設置人工湖,其效益遠勝大型集中化的大型納洪池。 **國土規劃,徹底解決問題** 根本來看,水患問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不應急病亂投醫,而要從國土規劃做整體的思考,從最上游的國土復育,到海岸地區的開發管制,需要由政策面、法令面、社會面及環境面,做通盤的檢討與變革,以生態化、分散化原則規劃,獲致更大的彈性,以適應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 未來,海岸地區的土地利用型態,除產業調整外,市鎮規劃及建築設計亦須考量適應淹水的常態。而更重要的,是藉由中上游的開發管制及都市計畫,保留內陸濕地及獲得生態化滯洪區的用地,從根本降低洪峰量並保育水資源,才是根本解決水患之道。
:::
書籍目錄
展開
|
闔起
台灣即時空氣質量指數(AQI)
Tainan
的即時空氣品質
2025年01月09日 19時15分
97
良
空氣質量可接受,但某些污染物可能對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健康有較弱影響
極少數異常敏感人群應減少戶外活動
六小時累積雨量動畫圖
動畫
停止
搜索
search
進階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