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中石化魚蝦蟹 8月全焚毀【聯合報】
【聯合報╱記者黃宣翰、鄭惠仁/台南報導】2012.05.10 03:44 am
中石化原台鹼安順廠海水貯水池魚蝦超毒,中石化公司已設警告標誌,禁止捕撈。
記者黃宣翰/攝影
中石化原台鹼安順廠海水貯水池送檢魚蝦蟹,19項檢體戴奧辛及汞含量均超標;當地安南區顯宮里長林志英和多位里民,昨天要求全面撲殺池中水產,避免民眾誤食;中石化公司計畫8月清除底泥時,一併焚毀。
林志英說,最怕有人偷抓有毒魚蝦蟹賣給民眾食用,應全數撲殺。陳姓里民說,雖然海水貯水池已管制快7年,但螃蟹肥美,有的虱目魚1尾重達10台斤,難怪有人會偷抓。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教授黃煥彰說,誤食有毒魚蝦蟹會危害民眾健康,應全面撲殺。市府環保局表示,除了中石化公司架設監視器監控管理,環保局派駐廠區專責人員也增加巡邏頻率,加強巡查管制。
中石化專員吳衡山昨天表示,海水貯水池14.1公頃,占地寬廣,撲殺池中水產需要時間,計畫8月清除池內底泥時,先毒死魚蝦蟹後,再運到熱裂解爐焚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食用標準,魚體戴奧辛管制標準為4皮克,汞0.5ppm。中石化公司今年1月間送檢虱目魚、海鰱、螃蟹、吳郭魚、紅尾蝦等,戴奧辛全超 標,海鰱高達240皮克、虱目魚平均為50皮克。含汞部分,也是海鰱居冠,最高為5.68ppm,超標10餘倍,其他魚種汞也全部超標。
中石化原台鹼安順廠早期受汞、戴奧辛和五氯酚汙染,台南市環保局91年就已公告為土壤汙染控制場址。
【2012/05/10 聯合報】@ http://udn.com/
insubject1" style="font-size:medium" id="newtitle">送驗19項檢體 戴奧辛、汞含量全超標/中石化貯水池魚蝦蟹 超毒
從中石化海水池捕抓上來的毒螃蟹,每隻的個頭都幾乎和人頭齊大,但檢測戴奧辛及汞含量均嚴重超標,千萬吃不得。(讀者提供)
〔記者蔡文居、洪素卿/綜合報導〕中石化安順廠海水貯水池魚蝦檢測報告出爐,送檢的九種魚蝦蟹、十九 項檢體,戴奧辛及汞含量全數超標,其中海鰱最毒,戴奧辛超標高達五、六十倍,專家學者看了數據都傻眼。中石化坦承魚確實很毒,佔地十三.五公頃海水池的魚 蝦蟹將提計畫全數撲殺。
海鰱最毒 戴奧辛含量超標60倍
根據WHO及衛生署的食用標準,魚體戴奧辛管制標準為四皮克(4pg I-TEQ/g),汞則是○.五ppm(0.5 mg/kg),但包括送檢的虱目魚、海鰱、大鱗梭、螃蟹、吳郭魚、紅尾蝦、環球海鰶等魚蝦蟹全超標,海鰱高達二百廿四皮克、虱目魚平均約五十皮克、吳郭魚 最低約五至六皮克,但還是超標。至於含汞部分,也是海鰱居冠,最高為五.六八ppm,超標十餘倍,其餘魚種汞也全超標。
中華醫事科大教授黃煥彰表示,全國就屬中石化海水池的魚蝦最毒,若有盜捕外流恐嚴重危及民眾的健康,應立即全面撲殺。
環局要求加強巡查、提出撲殺計畫
這 份中石化今年委託執行的魚體檢測報告,於三月份的台南市環保局工程查核會議中提出,與會的專家學者及地方代表看了都傻眼。環保局表示,該海水池已管制六、 七年,毒魚不會外流,已要求中石化公司提出撲殺計畫,並加強巡查頻率。不過對於撲殺方式到底是採焚毀還是掩埋,目前還沒有共識。
中石化坦承,魚確實很毒,已先設置多處有骷髏標誌的告示牌,警告民眾不要捕抓,更不能吃,將全數撲殺。
儘管海水池的魚蝦這麼毒,還是有人照抓不誤,鹿耳門天后宮主委林吉進說,因為海水池已經管制了六、七年,草蝦一尾就達半斤、虱目魚有的一尾高達十斤,螃蟹更比人頭還要大,難怪有人會抓。他說,現在巡守只是固定時間簽個到,偷抓者利用定置網夜間捕抓,根本無法杜絕。
地方人士:偷抓魚已是公開秘密
前鹿耳社區理事長蔡登進說,偷抓魚在地方已是公開的秘密。漁民林美芳說,先前就有三名外勞偷抓被民眾撞見。
中石化原台鹼安順廠主要污染物質有汞、五氯酚及戴奧辛,台南市環保局於民國九十一年公告為土壤污染控制場址,中石化於九十八年五月開始執行整治計畫。
該海水池佔地十三.五公頃,為昔日曬鹽及台鹼鹼氯工廠電解海水主要的水源,也因廢水排放,造成貯水池底泥汞與戴奧辛含量偏高。目前該水池有四分之三屬國有財產局,四分之一屬於中石化公司。
戴奧辛下肚 數十年才能代謝乾淨
林 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指出,不管戴奧辛或是重金屬汞,這次驗出來的濃度、劑量都還不至於造成急性中毒症狀。問題是這些高濃度殘留物,一旦吃下 肚,會持續累積在人體。以戴奧辛為例,一般人需要數十年才能代謝乾淨。這也就是為什麼過去中石化安順廠附近居民中,曾有一婦人體內血液被驗出創下世界紀錄 的戴奧辛濃度。
雖然說短時間內不會中毒、不會有生病症狀,但會造成免疫力下降。至於不同的魚為何殘留差距大?林杰樑認為,主要跟魚的大小有關,大魚吃小魚,位於食物鏈頂端,殘留的毒物也就最多。
中石化海水池送檢魚蝦全數超標,魚體堪稱全國最毒,中石化最近特別設置有骷髏標誌的告示牌,警告民眾不要抓,不要吃。(記者蔡文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