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大全促會小旅去!——台南社大「蘆竹溝漁村小旅行」文集【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社大全促會小旅去!——台南社大「蘆竹溝漁村小旅行」文集
編|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社區組專員 陸皓昀
波光粼粼/陸皓昀攝
蚵寮一/陸皓昀攝
蚵寮二/陸皓昀攝
文|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社區組專員 陸皓昀
全促會夥伴們/郭宜婷攝
站在潟湖旁的堤防上,海風襲來,布織般地將人包覆在裏頭,不時還有飛機的聲音劃過藍天。據說是守護台海中線的戰機。從腳下的蚵棚結構與排列,到遠處的沙洲——青山港汕,養蚵與地方的生活時序、節奏息息相關,養蚵與雨、河和海的緊密關係,人的生活與地方、與環境深刻地鑲嵌在一起。就像浸泡在潟湖中的紅磚瓦舍,隨著海的脈動在我們眼中忽隱忽現。
社大領路人,讓社大帶妳/你看見不一樣的地方。台南社大、在地居民及成大USR計畫共同協作,耕耘地方,以非觀光者的凝視發展出認識社區生活、產業為主體的地方小旅行。而本次活動的講師陳泰豪,兼具台南社大工作者與在地人的雙重身分,和社區夥伴共同說出一個屬於自身的故事。走讀過程中,信手捻來都是一段故事,不論是港口水泥矮牆上的蚵螺,或是擱置在岸上、拆解的膠筏艇,都讓人具體而微地感受到地方與生活。
十殼一條,數條一串的蚵殼/陸皓昀攝
台南社大工作者,陳泰豪/陸皓昀攝
跟在泰豪的身後遊走在漁村中,我們彷彿成為了社區之友,走進日常場域中也不覺彆扭,以一種學習和感受的心態與地方互動。相比以消費為導向的觀光遊程,其中的差異與意涵盡在不言之中。
潟湖的海水聲不同於常見海邊的洶湧或悶重,是一種清澈的聲音在岸邊波動。我體驗著以兩條鋼筋製成的打洞機鑽透蚵殼,上同的粗糙與顆粒是被時光塑造的痕跡,穿透時有一種粉狀的摩擦感。
採集蚵仔後,要靠它才能從船上將一簍簍的蚵仔吊上岸 陸皓昀攝
舊屋舍遺址/陸皓昀攝
文|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南辦專員 王佩芬
蚵仔碗粿/王佩芬攝
去蘆竹溝前,腦海裡的關鍵字是陌生漁村和光電案,其他一片空白。在台南社大夥伴陳泰豪帶領解說下,蘆竹溝開始變得立體、多彩。當地靠北門瀉湖,蚵仔養殖歷史悠久,連帶衍伸特色家常菜:蚵螺膎、蚵仔碗粿、煎蚵仔麵線,滿足遊子跟旅人的胃。海水不止養育蚵仔,還帶來鰻苗。為求捕撈區域分配公正,由大廟主持招標。在神明見證下,無論結果如何,人人信服。
泰豪說,蘆竹溝最美風景,是當夕陽照在潟湖上,漁人駕著膠筏、行過滿滿蚵架時候。而我印象最深刻是人。在碼頭旁,有人趕著將一簍簍帶殼蚵仔從船運上貨車;也有人才剛整理完蚵架上岸,脫下防寒衣,在工寮內煮點心,邊吃邊聊天。青年們引領我們走過廟前,述說小時候把馬爺抱出來玩的趣事。行過街角,四五個男孩聚集在自家門前剝蚵殼,閒聊笑鬧著。雖然這裡是個偏鄉,卻是活力旺盛。看著村莊邊緣魚塭上近百片光電板,我想是村民與地方緊密連結和情感,順利擋住了光電案推進的壓力。
蚵殼與養殖魚塭上的光電板/王佩芬攝
文|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社區組專員 郭宜婷
蚵殼鑽孔/郭宜婷攝
蚵殼是蚵苗足以成長的介質,選擇硬又厚且有弧度的蚵殼,10個以尼龍線綁成蚵串,將蚵串放入海中掛在蚵架,在海中待蚵苗沾黏至蚵殼定著後,經過陽光海水的滋養,它們慢慢成長為一顆顆的牡蠣,有些區塊的蚵沒有被採收持續成長2至3年則成為老蚵(也就是生蠔)。
由泰豪帶我們走在蘆竹溝,沿著路上成堆的牡蠣殼,他說蘆竹溝的養蚵方式採平掛式多日曬,蚵雖然長的慢,但腐臭味較少。面海望向成排的蚵架,整齊的、錯落的,我們看不明白的,養蚵人才知曉的海洋「紋理」,相連又被分隔的海,生猛的漁村,詩意又衝突的蘆竹溝地景,謝謝臺南社大給我們的旅程。
漁村地景/郭宜婷攝
潟湖中的蚵架/郭宜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