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呷飽太閒的傻瓜」 守護台南海岸20年【自由】
一群「呷飽太閒的傻瓜」 守護台南海岸20年
海廢社志工最初在二仁溪出海口進行監測,撿了4年垃圾,沙灘便消失了,當年很多志工如今也從少年變中年了。(記者蔡文居攝)
2024/03/19 23:27
〔記者蔡文居/台南報導〕台南社區大學海廢社志工固定每月1天在台南海邊淨灘撿拾垃圾,執行海洋廢棄物監測,找出海洋垃圾的主要污染源,促使政府改善。這群被釣客笑稱「呷飽太閒的傻瓜」,默默守護台南海岸,今年已邁入第20年。
撿了將近20年的垃圾,但海邊垃圾並沒有減少,有時甚至愈來愈多。當年創會的核心志工阿凱,如今已從少年變中年,但為了下一代有更好的生活環境,他說還是會持續撿下去,現在他也開始帶著小孩一起淨灘,為海洋環境盡一分心力。
阿凱說,第一次開始淨灘時,還有不少人一同執行海廢監測。後來慢慢人變少了,垃圾卻沒變少,有時也感到很無奈,但想到了孩子的未來,也就釋懷了。
海廢社發起人晁瑞光說,2004年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進行河流守護工作,邀請台南社大參加淨灘監測。2005年10月,他們開始在二仁溪出海口北岸進行監測,撿了約4年,二仁溪口因海岸線退縮,沙灘消失了;後來改在鹽水溪出海口,撿了2年,鹽水溪沙灘也沒了。2011年10月起,固定在四鯤鯓海灘執行海廢監測迄今。
他們把海灘撿到的垃圾集中後,再倒出來重新分類,以找出海洋垃圾的主要污染源的做法,當時在二仁溪畔垂釣的釣客,看了他們的做法,笑稱他們是「呷飽太閒的傻瓜」,但志工們並不以為意。
海廢社社長陳宏銘說,志工總是不厭其煩說明海廢分類記錄,主要是希望藉此找出海洋垃圾的污染源,喚起大眾正視海洋污染問題。
他們統計列表近20年來的垃圾數量和種類,密密麻麻的表格顯現出,台南海岸最主要的垃圾污染源,以保麗龍、飲料杯等塑膠製品最多,數量甚至占海灘垃圾的八、九成,分析結果引起社會關注,並促成政府重視。
台南市在2013年4月起領先全國,在各賣場、超市、餐飲店家及飲料連鎖店,全面禁用保麗龍杯及餐具,同時也投入研發漁業用保麗龍的替代浮具。
晁瑞光說,雖然垃圾永遠撿不完,參與的核心志工人數也愈來愈少。最初從20多位,經過疫情之後,人數目前只剩10位左右,但很多學校甚至幼兒園也都會不定期加入淨灘行列,而且海廢社近年來也開始出現第二代志工加入,看到學生及新生代的熱情,他們也就有了動力繼續撿下去。
海廢社志工將撿拾來的垃圾倒出,再逐一分類統計,以找出海洋垃圾的主要污染源。(記者蔡文居攝)
2010年6月,一場西南氣流將大量的漁業用保麗龍沖上台南海岸,長達數公里,造成一場海岸環境浩劫。(記者蔡文居攝)
台南社大海廢社志工犧牲假日到海邊撿垃圾,參與的核心志工人數愈來愈來少,但垃圾從未變少。(記者蔡文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