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中的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怎麼教?
後甲國中與台南社大合作,將SDGs融入教學
SDGs(Sustainable Develop Goals,永續發展指標) 在全世界及台灣,已經變成非常重要的關鍵字,不僅在經濟與環保層面,台灣也在教育中將SDGs納入課綱,希望透過融入教學,可以培力孩子們與世界接軌的核心素養與未來能力,成為優質的世界公民。
後甲國中以全人教育及培力時代領航者作為學校的教育理念,在推動學生與國際接軌的教育設計上不遺餘力。為了讓課綱上的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可以在現實生活中,引導學生去看見、思考指標的重要性,後甲國中與台南社大環境小組合作,於後甲國中校園布置了【守護台灣之美】展覽,展出台灣里山里海的美麗,以及正在受到那些廢棄物汙染的威脅,透過影像紀錄及實體樣品的觀察,讓學生更能理解全球推動SDGs指標、追求永續發展的重要性。
後甲國中校長陳瑞榮表示,知識的學習,不能僅靠紙本上的的理解,會讓學習太過於片面與淺薄。因此如何將課綱上的知識可以透過教學設計的轉譯,提高學生對於社會實境的理解,是後甲各領域教師群正在努力的事。而設點於校園中的台南社大,以豐富多元的課程、師資及積極投入台灣環境運動著稱,可以說是學校最近便的教材合作資源,本身也非常鼓勵教師利用社大資源來延展課程學習的深度與豐富性。
在班導師翁瑞鴻及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林政翰的帶領下,後甲一年級同學以社大長期紀錄的北門蘆竹溝、龍崎自然地景生態為主題,去領略台灣海洋及特殊地景的美麗。並延伸觀察社大在後壁農田、學甲魚塭及旗山香蕉產地所採集的爐碴樣品,對照聯合國指標,理解我們在製造鋼鐵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棄物,如果錯誤使用在在農地或魚塭,所造成重金屬及戴奧辛汙染及對人體累積有可能會引起甚麼健康問題進行互動提問,有幾位同學家裡有農田、魚塭,更是非常仔細觀察樣品,並說要回家去檢視是否有這些廢棄物。
後甲一年20班同學洪秉玄同學表示,看到老師對於台灣海洋的講解,才發覺近海的北門蘆竹溝特產紅蔥頭生長狀況,會因為田裡鹽分的高低造成作物長的好或差,原來環境的變化對於農作有很深的關係;蔡聿茵同學則表示以前在淨灘時有看過近海養殖所造成的大量保麗龍污染,這次展覽中看到蘆竹溝平掛式的養殖牡蠣方式能不產生污染,真的覺得很棒很環保。
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研究員林政翰表示,以聯合國永續發展指標為主題,扎根學校去推廣環保教育也是台南社大非常重要的任務,也歡迎學校老師如果有環境教育上的需求,也可跟社大聯絡,非常樂意透過走讀或宣講的方式,讓孩子們可以與世界接軌,成為守護環境的世界公民。
註: SDGs為17個永續發展指標,包含消除貧窮、消除飢餓、健康與福祉、優質教育、性別平等、乾淨水和衛生、可負擔能源、就業與經濟成長、工業與創新及基礎建設、減少不平等、永續城鄉、負責任的消費與生產、氣候行動、海洋生態、陸域生態、和平正義與制度、全球夥伴關係等。每項指標,都可以是一個學習與探究的主題。
<守護台灣之美展覽> 3/21-4/7
您心中的台灣美景是甚麼畫面呢?可能您不知道這些美好正逐漸消失,邀請您一起來後甲校區(社大辦公室旁走廊),認識台南秘境的美麗以及真實所面對的挑戰,讓這份美好能繼續永存,歡迎點下方連結預約展覽講解。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 ... RzmWxCa2QgM2BXkg/view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