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當垃圾還是寶貝?台南走向國際兩把鑰匙:史蹟、公墓【聯合報】
2020-08-08 15:40 聯合報 / 記者鄭惠仁/台南即時報導
台南市南山公墓內最有名的是明代曾振暘古墓,被列為古蹟。記者鄭惠仁/攝影
台南市南區南山公墓占地100多公頃,地方要求開發聲浪大,市府也規畫設置殯葬區,但環團、文史團體反對聲浪大,昨晚在演講會上要求市府暫不開發,等完成調查、文資審議、溝通,才能談規畫。環保團體強調,這裡不是公墓,而是博物館,台南要走向國際,就要遵照永續指標。
台南社大海廢小組召集人晁瑞光,昨晚應邀在政大書城演講「從水交社到竹溪整治-看南山」吸引環團、文史團體人員參加。晁瑞光表示,市府規畫把殯儀館遷到南山公墓並設置殯葬區,他認為殯儀館旁仍有土地可利用,若要規畫也應選在對面,不應選在內有豐富生態和古墓的南山公墓內。當務之急,不是急著規畫,而是整頓公墓附近疑似侵占等亂象。
南山公墓地貌上保持著丘陵地形,竹溪往西南到新都路日新溪段才是趕潮河段。晁瑞光表示,南山公墓從古墓群到近代名人墳墓都有,且古墓比鄭成功來台還要早,代表著先人來台開墾的歷史與文化,相當珍貴,已不是單純的公墓,而是一處文史博物館和最美的生態區。
為了讓公部門了解南山公墓豐富的文史遺跡,民間單位也主動進入調查,目前已送至少50處具有保存價值的墓資料給文資處,希望能獲得重視。晁瑞光說,當時規畫水交社文化園區就發現古墓群,但這也提醒,舊城區的南門城以南,還有更多先人遺跡埋在地下。而這些都可透過X光、透地雷達來找出,也應用在南山公墓的文資調查上,留住珍貴史蹟。
晁瑞光說,台南走向國際有兩把鑰匙,一把是赤嵌樓下的史蹟,另一把就是南山公墓,就看政府是要當垃圾還是寶貝了。與會人士也要求市府能公開明確表示先不開發南山公墓,等完成文資調查、文資審議後再來面對面溝通,就南山公墓的未來做出最好的規畫。
竹溪流經南山公墓內,除了有蓄洪功能,更有古墓群。圖/晁瑞光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