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世界環境日,我們呼籲市長、小英總統,盡快成立「龍崎地質自然公園」
6月5日是 「世界環境日」 你知道自己家周圍的環境嗎? 你知道自己居住的城市環境現況嗎? 你知道臺灣環境面臨的現況嗎? 你又是否知道全世界的環境極端變化下的現況呢? 我住在臺灣的台南市,這是一個多變的城市,歷史人文、文化小吃不用多說,包裝稱讚的不勝枚舉,但拆掉美麗的包裝之後呢? 曾幾何時,你去了一趟日本、東南亞、中國等國家回來後,再看看自己居住的城市,你可懷疑過? 充滿疑問過?
在台南,其實還有一個非常精彩的資產,因為這城市的發展與臺灣自然史、地形地貌的演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若沒有臺灣的颱風、地震、土石流、水災等等自然環境的塑造,就不會有現在的台南,這劇烈的變化至今仍持續著,只是我們太習慣用自己生活的分分秒秒,去看待土地中四季節氣的變化,以季節、以年為單位的變化。
臺南社大至今剛好滿20年,在這20年間,我們一點一滴的紀錄了這個城市的變化,在台南分別有以海線、平原地、淺山丘陵低海拔山區的三個區塊,各有各的特色、串連的發展,訴說著過去發生過的,現在正在發生的許多事,而環境的演變,也呈現出執政者對於臺灣這一塊土地的認識程度與愛惜。 海線最直接反應了氣候變化的警訊,風暴潮一波波的來,海岸沙灘一個一個不見了,撿垃圾的地方沒有了,換了一個地方,一樣的兩年後又沒有了,再到曾文溪出海口,那曾經密密麻麻的大片防風林,以前怎麼想都不可能不見的樹林,如今也沒有了,連一棵當年的大樹都不剩,樹沒了,但沙洲依舊在變,臺灣本島最西端,一直變化著,沙丘越來越往內陸堆積、越來越被抹平。
平原地區有著廣大的農田,源自於曾文溪沖積扇平原的肥沃土壤,平緩的地勢,靠著水圳、水道、大大小小的河流,豐富的生態慢慢與農業環境的結合直到近40年來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工業的發展而明顯改變,然平原還是平原,極端氣候下,必須承接來自上游溪水,來自天空的強降雨,吸納大量雨水的環境被大量取代,淹水是未來的常態,而且會越來越嚴重,挑戰也越來越高。
淺山地區至今就還精彩的很,因為許多自然環境的阻隔、或水源地的限制與保護而留有許多的自然樣貌,北自東山、烏山嶺至曾文水庫,玉井、左鎮、新化、關廟、南至龍崎,形成另一整條綠網,地形多變化而成就各種景觀,再往南一直延伸到內門、旗山。
這一個區塊除了環境生態多樣還保有許多50年前,100年前,更早更早之前的環境樣貌外,同時,也一直持續的變動著,承接著高山下來的沖刷、堆積,地質擠壓的抬升、隱沒、錯動、或泥火山、沼氣的噴發,尤其在臺灣西南的這一個區塊,也就是台南到高雄的這一個區塊,根據中央地質調查的報告,是地質持續性一直活動很活耀的地方,不同以往對於斷層、地震的認知,而是活動狀態一直都進行著,有些現象也是直到這十年來大家才從很多的科學研究、分析出這個特別的現象。
臺南得天獨厚的區內有一塊過去因為做為龍崎彈藥工廠而被管制保留下來的土地,至今保有50年來環境破壞之前,或說100年前日本人或更早之前外國人來到臺灣所形容那樹木參天,草萊遍地的環境,而這環境也就那麼剛剛好就在台灣西南的這一地質敏感區中,也就那麼有機會的,蔡英文總統親臨現場並表示這麼美麗的臺灣自然地景要留給後代子孫,黃偉哲市長也說龍崎牛埔的泥岩地質區,是台南自然資產的瑰寶,目前將龍崎牛埔的泥岩地質區暫定自然地景,也就那麼剛好的在這其中一個區塊也是農委會的水土保持教育園區,持續變化的環境,在過去3年來密集的勘查、紀錄,包括旱季、雨季、強降雨、冬天乾旱土地龜裂、滑動、淤積,動植物生態豐富性等,一再突破過去我對於這裡土地環境的認知,挑戰我以前知識的所學。 也就那麼剛好的這裡往北接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同時串聯關廟、新化的單車、輕旅遊的路網,往南連接高雄月世界、旗山馬頭山、到六龜的十八羅漢山等。
因此2020年世界環境日的當下,我們強烈的呼籲市長、小英總統,盡快成立「龍崎地質自然公園」,第一步是國土計畫先將已不存在很久的彈藥工廠的工業土地復原為國土保安用地,再比照台江國家公園的模式,先將這結合進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做全區保留,然後畫出核心區的自然保留區,景觀區、環境教育、觀光遊憩區,並以先進的思維,如我們羨慕的紐西蘭的自然旅遊環境維護,結合南北的延伸,在這裡開創出臺灣一個嶄新的國家級自然公園,同時可以帶動東台南地區的觀光及在地產業活動,更是新冠病毒疫情當下,可以帶給臺灣人民,尤其是臺南市民平常就可以戶外走走,欣賞自然美景、走走曬太陽遠離病毒,強健身體的一個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