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循環經濟看台灣焚化爐底渣再利用【撰文/張維哲/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
撰文/張維哲/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
1960年代由美國經濟學家波爾丁(Kenneth Ewart Boulding)提出的「循環經濟」理念,在現今環境污染、資源耗竭與環保意識高漲的時代,於歐洲等地開始興起,並逐漸發酵至世界各地,成為解決環保與資源問題的一大希望。舉凡荷蘭的「Park 2020商業園區」與「FairPhone公平手機」、德國的「Leaf Republic樹葉餐盤」到印度的「Bakeys可食用湯匙」的等,顯示了循環經濟已開始進入實踐的階段,且可能逐漸成為未來的趨勢。
而台灣也終於在近期正式搭上循環經濟的列車,由中央政府宣示並積極推動各項循環經濟之發展,希望藉此解決台灣諸多環境污染與資源不足等問題。因此,一連串政策的制定與推動下,或多或少的帶動了民間整體企業的循環經濟之發展。如此的一個宣示與著力,著實需要給先我們政府一個相當的掌聲。然而,在給予鼓勵之餘,或許我們可以重新來了解一下循環經濟是什麼?它應該代表的核心觀念是什麼?而我們台灣整體發展的方向與政策,是否符合循環經濟呢?或是其實我們可能稍微走偏了而不自知呢?在了解這些以前,讓我們先來想像一個有趣的未來吧:
“這是一個循環經濟的未來,是一個沒有垃圾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所有的垃圾都是一種資源,一種可被利用的資源。藉由產品的重新設計,飲料罐成為了可生物分解、對大自然有益的資源;藉由產品的重新設計,我們有了一台可以隨時更換零件或進行硬體升級的手機,壞掉的零件回收進行再製造,成為了重複循環的資源;藉由商業行為的重新設計,我們有了以租代買的模式,讓廠商願意盡量延長產品的壽命,以減少營運成本。在這個沒有垃圾的世界,我們「不需要焚化爐」,也「不需要掩埋場」,我們能夠自在地使用各種產品,而不會有所謂的罪惡感。”
我想上述的未來是相當吸引人的,循環經濟的重點就在於將產品重新設計,將原本各產業鏈末端可能產生的廢棄物,轉變成對大自然有益的資源或是可重複循環使用的資源。進一步地說,藉由產品的重新思考與設計,將可能產生的廢棄物降到最低甚至零廢棄,以達成真正的資源循環。而更重要的一點是,循環經濟要求的不是降級回收(如寶特瓶回收、底渣再利用等),而是所謂的平行回收或升級回收,藉由封閉式的生產回收與設計,讓資源能夠以相同品質的程度進行「無限次」的循環,如此才能真正達到永續利用的目的。
台灣,在這一方面做到了什麼地步呢?我們是否能夠在未來真正的達到循環經濟?其實,以目前政府針對循環經濟推動的各項政策與措施來看,主要仍著重於所謂的「末端處理」,如焚化爐底渣再利用與城市礦山等政策推動,卻忽略了更重要的前端產品再設計。其實一個產業鍊如果能夠經過重新思考與設計,達成實質意義的減少廢棄物甚至零廢棄,對整體廢棄物的問題才是治本之道。
以焚化爐底渣再利用來看,所謂的底渣指的是垃圾進入焚化爐焚燒之後,所餘留下不可燃的部分,大約佔整體垃圾量的20%。而由於台灣地小,可取得掩埋場土地有限,在掩埋空間日益不足的情況下,政府開始大力推動焚化爐底渣再利用,打著循環經濟的口號,視底渣為一種資源,將底渣處理至符合重金屬溶出標準後,大量使用於道路、地基填築、水泥生料與磚品製造等工程,希望藉此解決垃圾掩埋場不足的問題。
但是,政府現在所推動的底渣再利用,真的符合循環經濟的本意嗎?讓我們再仔細思考一下,一個全然符合循環經濟的世界,是不會有所謂底渣的產生的,由於產品的設計已經考慮零廢棄,任何產品都可以生物分解或是無限循環利用,因此不需要有焚化爐,也不需要進行底渣的處理,更省去了廢棄物可能造成的污染現象。但政府推動的底渣再利用,反而僅著重於末端的處理,而非前端的重新設計。此外,循環經濟要求資源應能夠以相同品質重複回收循環使用,如Hannah Could的文章所說“A truly circular economy would see the MSW incinerator ash broken down into constituent parts that could be fully recycled and used again and again in manufacturing”。而焚化爐底渣由於其成分複雜(重金屬、氯、未焚燒完全的化學物質等),因此縱使回收也僅只是降級回收,除了有健康風險疑慮外,也難以一再重複回收使用以達到真正的循環經濟。
而從台灣的焚化爐底渣再利用實際情況來看,除了無法完全重複回收作為原料使用之外,更重要的問題是重金屬含量、化學物質與違法棄置等行為。由於健康風險等疑慮,因此政府對於底渣再利用的使用地區有相關限制,然而,在底渣去化困難的情況下,違法堆置或使用於農業魚塭用地的事件層出不窮,縱使政府一再強調重金屬溶出檢驗合格,仍有可能對人體、生物與環境造成傷害。因此,循環經濟反而變成了一把鑰匙,打開掩埋場的大門,讓原本可以受到良好管控的廢棄物,以五鬼搬運的方式流入魚塭、農田,再藉由政府保證的一切檢驗合格與暫時堆置,達成合法的假像。
底渣違法棄置魚塭造成化學物質滲出
整體來說,循環經濟的本意是好的。而在無法全然達到零廢棄的情況下,焚化爐底渣的處理與再利用的確有其必要性,但筆者呼籲政府在進行循環經濟的推動時,應有一個最重要的核心目標,並傾全力達成此目標。就循環經濟發展的脈絡來看,政府最應該優先發展與著重的應該是以「真正的零廢棄」為目標,利用政府政策的鼓勵推廣,與產官學合作,進行相關產品與供應鏈的「重新設計」,致力於真正的循環經濟發展。而在此同時,針對焚化爐的底渣問題,在無法完全達成零廢棄的情況下,則以焚化爐進廠的前端處理為最優先考量,傾全力減少進廠焚燒的垃圾量(提高廚餘、木材、鐵類與非鐵金屬的回收能力),如此才能真正的減少焚化爐的底渣產量與重金屬、氯含量等問題,進而降低底渣後端處理成本與可能造成的品質問題。
我們希望活在一個沒有垃圾的世界;我們希望做到完全的回收,讓垃圾、底渣與污染物質真正的消失;我們希望不需要再為了是否建造焚化爐、掩埋場而不斷爭吵。希望在未來當我們達到真正的循環經濟之時,現在的一切環境議題能夠真正消失、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