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悲歌 政府付錢 屠殺土地【新新聞第1549期】
環保悲歌 政府付錢 屠殺土地2016-11-17 12:30
再不設法處置,半年後南台灣將被底渣塞爆
9月初,承包中南部焚化爐底渣再處理廠映誠公司負責人因詐欺罪被收押。跟廠商簽約的南部縣市首當其衝,面臨「底渣無處去」的危機,據屏東、台南環保局評估,若現狀無法解套,最多只能再撐半年。這場官司,除了將存在已久的汙染問題翻上檯面,更是新政府大力推動循環經濟的巨大擋路石。還有前政府官員私下表示,若此案最後真以詐欺案定讞,類似案例都可能會「出事」,層層把關的相關單位恐逃不過責任……
李又如、胡守得
九月初,承包中南部焚化爐底渣再處理大廠映誠公司負責人因詐欺罪被收押,詐欺的內容是將銷售四處碰壁的再生粒料偽裝天然砂石販賣,甚至在某些工程中沒有使用底渣再生品,卻謊稱有使用而向政府領取處理費。
這家廠商在一些地方環保局官員獲得中上評價,因此一出事,立刻在相關領域引發風暴。
若無解決方案,最多只能撐半年
映誠承包了全台灣三分之一的底渣再利用,官司爆發後,使用底渣產品的廠商對這些再生產品的應用態度變得更保守,讓原本就已有限的去化管道阻塞;與底渣處理廠商簽約的縣市政府更面臨「底渣無處去」的危機。屏東、台南環保局評估,若無解決方案,最多只能再撐半年。
除了環保主管機關擔心推動多年的再利用又一次被汙名化,這場官司,更暴露出制度缺陷,業者控訴「制度殺人」,環保團體認為政府也是共犯。還有前政府官員私下表示,若此案最後真以詐欺案定讞,類似案例追下去可能大多會「出事」,層層把關的相關單位恐也逃不過責任⋯⋯
底渣的問題,其實已存在很多年。
「我們追了五年,發現整個台灣焚化爐底渣再利用,根本就是假的。」台南社大環境小組召集人黃煥彰指出。今年六月,台南社大發現台南市安清路的魚塭被倒置大量廢棄物,透出強鹼水,將水染成鮮豔的紅色,怵目驚心。
追查後發現,傾倒於魚塭的廢棄物是「焚化爐底渣」,而且是經處理後得以再利用的「產品」,是原申報用於台南重劃區的道路級配粒料。鋪設道路的原料,怎麼會跑到魚塭?這也是黃煥彰的疑問。
「台南有好幾處都是這樣。一開始是民眾打電話來,說附近的農田、魚塭被倒不明廢棄物,我們去現場查,看到燒焦的螺絲釘、玻璃碎片,明顯是焚化爐底渣。」黃煥彰指出,環保署不斷強調管控嚴格,業者都需要上網申報。他循此路線,上網查申報資料比對,直接打電話問施工單位,對方卻說「根本沒用到」。
更嚴重的是,台南的魚塭並非個案。五年追查下來,類似案例層出不窮,讓黃煥彰忍不住感嘆:「政府是付錢來屠殺土地」。
安全疑慮,很少有人願意主動使用
底渣再利用原先是美事一樁。一般家戶垃圾經焚化爐焚燒後,仍會產生約二○%的「飛灰」與「底渣」,飛灰由於仍有少量戴奧辛疑慮,通常會在固化處理後掩埋;而剩餘約占一五%至二○%燃燒不完全的產物,就是底渣。
早期底渣也是直接掩埋,二〇〇三年起,台灣引進國外經驗,盼推動「搖籃到搖籃」的循環經濟,開闢了底渣再利用途徑,將處理過的底渣,運用在道路級配、海堤、填海造陸的土料等等。
只不過,一路推廣下來,就算有環保署的大力背書,底渣的去路卻一直不暢通。環保署廢管處承辦人吳郁煌就坦承,實務上,除非工程設計單位直接將底渣再生產品納入設計,或是縣府在公共工程採購要求,否則很少有人願意主動使用。
環保署甚至會同工程會共同訂定「施工綱要規範」,出版「使用手冊」解說,還實際鋪設於道路作示範,長期監測附近土壤、水文,提出合格報告,但這些仍無法成為業者與民眾的定心丸。
除了廢棄物本身背負的汙名容易讓人誤會,「環保署只管它的成分安全,施作上萬一結構出了問題,承包商首當其衝。」一位具結構技師證照的檢察人士表示。
檢察人士指出,底渣重製成為再生粒料,工程界多使用於道路級配。但這種新興材料,除非政府招標契約硬性規定,否則工程界一定有疑慮;目前工程契約的級配要求,也都以天然為例稿。
例如台北市鼓勵工程單位使用再生瀝青,工程機關的路平專案卻鮮少使用,「施工不只看材料安全,還要看強度,不能鋪設後沒多久,路面就沉下去,屆時道路凹凸不平、變形,施工單位要負全責;環保署只看再生粒料的安全,但工程機關的看法不一樣,還要看強度、穩定性。」他強調。
「很少人願意主動使用底渣產品,全台灣的公共工程數量又有限,每天焚化爐不斷產生新的底渣,最後能跑去哪裡?」黃煥彰道出現狀的無奈。
中央老神在在,地方相當著急
原本就已經有點「卡卡」的再利用推廣,現在因為刑案的偵辦,就快走到死路。由於檢調辦案,必須針對過去產品的流向逐一調查,「被多問幾次,搞得所有工程單位都不太敢用。」屏東縣環保局長魯台營表示。但除了制度問題,更嚴重的,還有底渣堆置的現況。
由於映誠是南部唯一一家再處理公司,簽約的屏東縣、高雄市、台南市的底渣數量就占了全台灣三分之一。雖然映誠已經在十一月一日恢復營業,但能處理的只有前段,後續的去化,縣市政府得自己想辦法。而涉及刑案調查的底渣,更是卡著動不了。
吳郁煌表示,依照緊急應變措施,目前先讓各縣市送到掩埋場暫存。若日後檢察官允許,已經處理過後的再利用產品,可以由各地方政府運回,由地方政府自己的工程處理;如果是未處理過的底渣,就尋求其他再利用機構協助,「台灣家戶垃圾產生底渣大約六、七十萬噸,但全國的處理量能有一二○萬噸,若扣掉映誠處理的三、四十萬噸,還有餘裕,只不過會排擠掉其他品項處理的量能。」
中央老神在在,地方卻相當著急,問題一天不解決,掩埋的量畢竟有限,去化管道過去就不暢通,現在更被汙名化。
以屏東縣為例,縣內幾乎沒有都市計畫道路,公共工程應用相當有限,魯台營表示,「目前只能暫置在掩埋廠,若政策仍無法解套的話,就只能進行掩埋。」但垃圾每天都在燒,底渣持續在增加,以屏東縣一年三萬多噸的底渣量,「最多只能撐半年。」
循環經濟變成惡性循環經濟
台南市環保局說狀況跟屏東「差不多」,半年是極限。而高雄市還燒外縣市的垃圾,垃圾焚燒量、底渣產生量都是全台最多;但也正因如此有了外援,如金門、澎湖、台東會協助底渣去化,加上環保局也積極媒合市內公共工程,「現狀下暫時還能消化」。
焚化爐底渣再利用空有政策,實際執行上卻未顧慮後端的工程單位使用與否;再處理業者則天天生產過剩、銷無去處,為苦於產品去化結案,涉及偽造不實銷貨,或隨意傾倒而觸法。惡性循環中,焚化底渣再利用的循環經濟,終於在業者被法辦後爆出空前災難,進而形成另類垃圾堆積及汙染,當初的垃圾變黃金,成為名副其實、人言人棄的一堆堆「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