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自然生態

遊蕩犬氾濫 危及龍崎生態【中華】

2025-08-21 · shelly · 自然生態 · 點閱數:8

遊蕩犬氾濫 危及龍崎生態
2025-08-21

守護瀕危的穿山甲等野生物種,議員影艾達利和台南社大召開座談會,邀請各界共商良方。(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穿山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在台灣屬於珍貴稀有保育類動物,台灣近年來保育有成,尤其在台南龍崎地質公園更常見,長期在當地進行生態調查的台南社大,發現穿山甲、白鼻心等野生動物遭浪浪攻擊事件頻傳,去年救傷通報中,遭犬隻攻擊竟高達八成三,要求政府拿出對策,共同保護這塊台灣淺山珍貴的野生動物寶庫,打造「龍崎野生動物樂園」。


農業局長李芳林回應,頻傳浪浪傷害野生動物,當地遊蕩犬捕捉後,將不回置,並對家犬加強節育,餵食熱區將強力取締,並與地方合作穿山甲宣導與教育,改善遊蕩犬氾濫問題。

台南社大與議員穎艾達利二十一日舉辦「守護穿山甲」座談會,與長期關注在地的議員共同關心。陳皇宇表示,環境永續卻恐導致野生動物浩劫,要求在龍船分校設置教育中心和急難救助站。郭鴻儀說,遊蕩犬除影響生態,對養殖場也造成威脅,要求公部門制訂法規。


根據調查,穿山甲等受浪浪攻擊頻傳,去年救傷通報中,遭犬隻攻擊竟高達八成三。(台南社大提供)
社大研究員陳泰豪表示,根據自動相機調查,發現犬隻出現次數頻繁,在住家、農田一帶更占近六成,且犬隻多數為遊蕩犬。龍興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余文生及當地的雞農反映,遊蕩犬追逐人車,導致長者跌倒事件頻傳,抓捕效率不高,受損卻無任何補助措施。

屏科大食蟻研究室助理教授孫敬閔說,穿山甲救傷通報中,超過一半和遊蕩犬攻擊有關,常見傷勢為斷尾和四肢鱗片穿刺傷,甚至猝死,回放一年存活率更僅約一成,屏科大也願意加入後送救傷單位。

李芳林強調,生態熱區捕捉浪浪後已不回放,動保處長方川允諾加速將龍船教室成為生態舊傷、轉介及未來環境教育基地並強化各項絕育、餵食和設置收容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