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書籍

Home

環境議題影片介紹

上傳者: | 建立時間: 2010-12- 9

潮起潮落,彰化海岸有時回歸海的懷抱,偶爾成為陸地的一份子。潮來潮去間,多少生物在這裡繁衍,多少人靠這裡生活,繽紛的海岸卻有人覬覦,政府打算填海造陸設置石化廠,台­灣西海岸最大一片潮間帶,陷入存亡保衛戰...

天色微亮,趕在海水還沒完全退去之前,漁民已經在灘地上築起淺堤,攔住部分海水,目的是要抓躲藏在沙子底下的蝦猴。傳統用鋤頭捕捉蝦猴的方式,現在已經進 步成用抽水馬達連接水管,把海水直接灌到沙地裡,躲在底下的蝦猴被水帶上來,順著水勢,漁民在下游放置網俱,蝦猴全都聚集在這裡。

 蝦猴正式的名稱叫做螻姑蝦,平常都躲在這種泥質灘地裡,靠濾食泥沙或是海水裡面的有機質維生,牠的分布範圍狹小,彰化海岸是牠重要的棲息環境。灘地上, 一般人只看到表面的螃蟹與鳥類,對從小就在這片海生活的阿伯來說,處處生機,從洞口的形狀就可以判斷裡面躲著哪種生物,又該怎麼去捕捉牠。

 彰化海岸退潮後,寬度超過四公里的潮間帶,是台灣最寬且面積最廣的泥質灘地,能量高、生產力豐富,在這裡,不管放定置網抓魚蝦還是養蚵,只要有這片豐饒的海岸,漁村就可以永續發展。

剛從中研院退休的生態學者陳章波解釋,俗語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蝦吃泥巴,而泥巴裡有很多有機碎屑,提供生物覓食來源,彰化海岸屬於泥質灘地,有很大的表面積可吸附眾多有機碎屑,造就這片高生產力的海岸,生態亦是豐富。

 退潮後的潮間帶,是蔡嘉陽再熟悉不過的地方,望遠鏡搜尋的,是灘地上快閃的鳥蹤。鳥是灘地上最活躍的角色,在這裡生活,牠們早已練就一身好本領,不只眼 力要好,腳程更要快,才能飽餐一頓。泥灘地上萬頭鑽洞的萬歲大眼蟹,是水鳥喜愛的食物,之所有這麼龐大的族群量,全拜這片潮間帶恩賜。

隨著季節變化,彰化海岸會有不同的訪客,每年冬天,總會有一群珍貴的嬌客來報到,就是屬於稀有的保育類動物─大杓鷸,彰化海岸是牠們得度冬地,但族群數量卻從過去的3000隻到現在只剩下700隻,顯示台灣的海岸環境日益惡化。

東亞水鳥的遷徙路線,北從阿拉斯加、西伯利亞南到澳洲紐西蘭,台灣是中心點的能量補給站,在同一個緯度的海峽對岸是福建,沒有這樣的灘地讓水鳥覓食停 棲,一旦國光石化開發,4000公頃的潮間帶,如此大面積的棲地消失,對鳥類的衝擊,將難以想像。蔡嘉陽認為,如果彰化海岸溼地因國光石化消失,必定引起 國際關注。

來到台灣招潮蟹的故鄉─伸港海岸,這裡是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熟悉的地方,彰化出身的他,唸的是生態,碩士論文的研究對象就是鳥類,伸港的潮間帶是 他主要觀察點,而鳥類的食物─蟹類也在他的研究範圍,過去族群量龐大的台灣特有種─台灣招潮蟹,現在成了少數民族,放眼過去盡是弧邊招潮蟹。

 伸港過去就像現在的芳苑一樣,是自然的潮間帶,當南邊蓋起彰濱工業區,北側興建了台中火力電廠,政府還在這裡築起海堤,打算做垃圾場,即使後來作罷改為 保育台灣招潮蟹,但潮間帶環境已經被破壞。再加上高壓電塔阻隔鳥類飛行,台61線快速道路也緊鄰海岸興建,呼嘯而過的車輛把鳥嚇跑了,伸港不再是鳥類天 堂。蔡嘉陽感慨萬千,伸港海岸已經出現陸化的情形,人為力量改變地形地貌,改變原有的棲地特性,短短不到二十年,可以有如此大的變化!

伸港海岸原本是大杓鷸來台的度冬地,現在轉移到芳苑海岸,二十年前,蔡嘉陽走過自然的彰化海岸,二十年後的今天,彰濱工業區已經讓彰化海岸消失一大半,國光石化又將鯨吞掉大城、芳苑的海岸,台灣西海岸最寬廣的潮間帶,即將不保。

 彰化海岸這片濕地有豐富的生態,更有沿海漁村賴以生存的生產功能,還有遊客搭著三輪車,進來體驗潮間帶魅力的生活價值。此外,它還能淨化水質,而在全球 暖化議題發燒的現在,溼地有固碳的功能,可以減緩地球暖化。退休的中研究研究員陳章波認為,溼地有減碳的功能,但政府卻要設高二氧化碳排放的國光石化,與 世界潮退背馳。

海洋裡的白色精靈─中華白海豚,漁民稱為媽祖魚,因為牠總在媽祖壽誕前後現身。2002年,福爾摩沙鯨保育小組,確認台灣西海岸有白海豚的族群,數量不超過200隻,主要分布在苗栗到嘉義,離岸五公里、水深二十公尺內的海域。

保育團體認為,台灣的白海豚是獨立族群,所以應該叫牠─台灣白海豚,然而因為棲地消失、環境污染、水下噪音和魚網誤纏,還有注入河口的淡水減少,而瀕臨滅絕,其中最大的威脅來自海岸開發導致棲地消失,而國光石化的預定地正是白海豚生存的地方。

國光石化對白海豚的影響為何?在環評的專家會議中,接受國光公司委託的台大周蓮香教授調查指出,白海豚的族群數量總共只有八十幾隻,國光石化將導致白海豚的洄游廊道被阻隔,使白海豚加速走向滅亡之路。周蓮香教授說,「一定是滅絕的,而且滿快的。」

因應國光石化設廠,台大周蓮香教授提出兩個方法,一個是像水族館一樣訓練白海豚,第二是設置集魚器以誘導的方式,最終的目的都是讓牠越過廠區。周教授特 別強調,該兩個對策,世界上沒人做過,實驗性很高,必須先進行實驗。國光石化董事長表示,白海豚和他一樣聰明,如果肚子餓了,走到騎樓被擋住,我會從旁邊 繞過去。

白海豚成為國光石化的絆腳石,行政院長吳敦義也出面支持,白海豚轉彎說。這樣的說法引起環保界全面撻伐,台灣研究海豚的第一人,高齡80歲的楊鴻嘉,特 地出面為不會說話的白海豚請命,聽到要訓練野生的白海豚轉彎,他覺得很好笑,因為白海豚是靠聲納系統辨識方向,國光石化填海造陸後,白海豚不只找不到路, 還會餓死。

常常搭船出海觀察白海豚的蔡嘉陽,也是白海豚專家會議的委員之一,他認為,大城、芳苑海域是白海豚的覓食區,因為生態學者以及鯨豚保育組織,都曾經在岸 邊的淺水區發現白海豚,必須更進一步從河口生態系的能量與物質流轉,將食物網鏈的建立,才能釐清濁水溪口對白海豚真正的生態意義。

白海豚保育運動一波又一波,環保團體發起台灣第一起環境信託,要向政府購買濁水溪口溼地,作為永久性的生態保育用途。認股守護白海豚的行動獲得廣大迴 響,第一階段認股行動就超過3萬人連署,這些民意列印在長長的印表紙上,在總統府前展示人民的聲音。環境保護運動進入一個新的里程碑,也突顯出政府向經濟 傾斜卻忽略環境保護,不見得符合人民的期望。

反對國光石化設廠的學者翁義聰,曾經在濁水溪口做過研究,他認為,國光石化現址對白海豚以及潮間帶生態,造成毀滅性的衝擊,如果國光石化一定要蓋,基地 必須往外移,退到在冬季退潮後,水深十公尺以外的水域才能降低傷害。首先要避開彰化沿海漁民養殖文蛤、牡蠣的區域,所以要退出潮間帶,離開潮間帶仍會碰到 白海豚洄游的路線,所以基地須更往外移動。「工業區是人為造陸,可以調整的,把這區塊讓出來,只是多增加點經費」翁義聰認為,石化廠營運短短幾十年,卻要 永久破壞彰化海岸,是錯誤的。

 潮水來來去去的海岸,曾經被視為邊際土地,不斷遭到鯨吞蠶食,很多海岸被當作垃圾場,還有數不盡填海造陸工程,台灣人努力向海爭地,小從海埔新生地,大 到工業區的開發,讓台灣的海岸線,超過55%已經人工化,西半部七個縣市,人工海岸線的比例更超過九成,走過海岸大開發的年代,而今濕地保護成為普世價 值。行政院也早在2007年核定「永續海岸發展方案」,訂定自然海岸線零損失的目標,但一遇上經濟開發馬上就轉彎。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表示,應該保 有一個自然的價值,讓我們下一代知道,彰化海岸原來的模樣。


節目網站:
http://web.pts.org.tw/php/html/island/list.php?pbeno=1540
http://www.peopo.org/island
http://www.pts.org.tw/

類別:

新聞與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