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書籍

Home

環境議題影片介紹

上傳者: | 建立時間: 2011-03-18

節能減碳的議題正夯,從政府到民間,都跟上這股世界潮流。台灣的二氧化碳排碳量,約佔全球的1%,排名世界第22,政府大力推動節能減碳,卻又逆向擴張石化產業,處在石化

­業擴張與否的十字路口,台灣的選擇是什麼?

 贊成與反對國光石化的聲音,彼此對立,許多人把它簡化為「台灣要不要石化業」的二元對立。石化業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各種產業的都有石化的影子在裡面,台灣已經有石化業,國光石化的議題,不是討論「要」或「不要」石化業,而是我們要繼續「擴張」石化產業嗎?

 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統計資料,從1988年到2009年,台灣總油品需求增加了136%,而國內需求包括化工業、運輸、發電等,只成長74.3%,但外 銷比重大幅拉高,從2.6%提高到28.7%,中游的石化原料,外銷比例高達五成,七成五銷往中國。經濟部工業局長杜紫軍認為,台商在中國大陸投資之後, 用投資來帶動貿易,會再跟台灣買原物料或零組件,帶動台灣經濟同步成長。

 1995年,政府開放石化業到大陸投資,目前的規模甚至已經超越台灣,但上游的輕油裂解廠,並沒有放行,大多數的塑膠和人纖原料,仍然仰賴台灣供應。在石化工會的代表大會上,經濟部門再次表明,力挺國光石化和六輕五期。

 台商在大陸下游廠回頭向台灣購買中間原料,這樣的產業模式,呈現在石化產品的外銷數字逐年提高,也反映在石化業的關鍵指標─乙烯需求的節節攀升,乙烯自給率不足,是政府推動國光石化的主要說帖。

工業局長杜紫軍認為,如果以高度經濟發展做評估,國光石化、六輕五期都興建,乙烯的產量還是不夠。台大大氣系教授徐光容認為,台灣能源99%靠進口,乙烯也可以進口,政府不努力把能源自給率提高,卻用進口能源來提高乙烯自率。

台大化工系教授施信民認為,石化業在半導體原料或太陽光電等需要的原料,附加價值高且量少,有助於降低乙烯需求。「發展高質化的中下游產業,我們絕對贊 成,而且會努力去做,但不表示上游我就放棄不做。」工業局長杜紫軍強調。台大化工系施信民認為,國光石化興建,仍然是提供便宜、量大的泛用塑膠原料。

 節能減碳當道,馬總統在就職滿兩週年時,喊出「環保救國」,也是扣緊這個時代趨勢。面對全球暖化,政府不斷宣示節能減碳、打造低碳家園,卻又推動高排碳 的石化產業。民間反對的聲浪逐漸高漲,從學術界、醫學界到藝文界,陸續連署反國光,連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也挺身而出,質疑政府要蓋國光石化,卻又說要在 2050年,把人均CO2排放量,從12公噸減少到4公噸,做得到嗎?

環保署署長沈世宏回應,產業也需要,減碳也要做,政府提出能源發展條例、能源管理法,即希望提高再生能源,提升能源效率,希望這部分減少的,抵銷產業增加。

問題是抵的掉嗎?國光公司在環評會中提出,將種樹減碳,甚至不惜成本,把燃煤改為燃天燃氣和油,把二氧化碳排放量,從每年2400萬公噸,減少到1187萬公噸。由於國光石化的產能和六輕相當,二氧化碳排放量卻不到六輕的四成,讓學者相當質疑。

台灣的能源,99%以上仰賴進口,鋼鐵、石化、水泥、造紙屬於能源密集產業。2009年,這四個產業對GDP的貢獻約4%,但卻消耗了台灣36%的能源,石化業更佔了其中的70%。

 2008年6月,政院核定「永續能源政策綱領」,要追求低碳、低污染的能源供給與消費方式,並且降低對石化能源的依賴,促使產業結構調整,朝向高附加價值以及低耗能的方向前進,但擴張高排碳的石化業,卻和「永續能源政策綱領」背道而馳。

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王塗發認為,政府把經費投資在綠能所帶動的產業關聯效果,比國光石化多出1/4,進而帶動產業結構調整,環境也獲得改善,發展石化業的結果,原油依賴依舊很高,對整體國家經濟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節能減碳根本變成口號。

 2010年11月13日,上萬人上街頭,反對國光石化與六輕五期。罹患蜂窩性組織炎,即使一跛一跛的走著,麥寮的楊先生仍然堅持參與遊行,他感慨,他的 親朋好友,很多都是罹患癌症死亡,不是血癌就是肝癌,回想過去,他曾經去舞獅歡迎六輕設廠,現在他後悔了,「說會帶給麥寮繁榮,但是沒有,是帶來災難」。

 有人為彰化海岸珍貴的泥灘地而走,也有人為稀有的白海豚而走,有人為下一代留一塊淨土而走,甚至過去拒絕六輕的宜蘭縣民眾,也用行動相挺。

 一個政策的決定,將永遠影響這塊土地的萬物眾生,而政府要許人民的,是怎樣的生活?怎樣的未來?

節目網站:

類別:

新聞與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