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書籍

Home

兩岸青年環境佈道師

經過十天的焠鍊,我對環境保育已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十天前的我,還只是個對這塊土地感到「好奇」的初級學員,現在,我已將這塊土地視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 輕,倘若我們不再付出心力關心、拯救這塊土地,她的美麗面貌也將不復返,而這會是人類最大的損失。也因此,「環境保育」成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課題。

李立說得對,我們必須要先「認識」自然,才能去了解她、並解決她所遭遇的困難。透過這次的環保培力營,我認識了大自然的不同面貌。近幾年來環境變色,各國 政府或企業都在推動節能省碳、綠色環保的政策和商業行為,盼能為已飽受人類折磨的大地一點生機。然而,政府和企業的行為是否徹底?是否永續?則是推行環保 的非政府組織應該去監督和協助的。

在這次營隊中,不同的講師呈現不同的環境面貌,以及展現他們維護環境的多樣方式。當然,在台灣最常用的方式便是激進、大膽的作風如抗爭、遊行示威、辦活動 等引起媒體和公眾注意。不過,透過兩岸交流,我也發現,對岸所推行且倡導的是「快樂環保」。藉由廣佈的環境教育向下散播環境保育的種子,強調未來的環境發 展。由於發展的階段不同,兩岸對於推行環保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縱使作法不同,想要讓環境更美好的心卻是相同的。透過講師實際案例分析、實地參訪受污地點以及學員間彼此互相討論,激盪出更多對於台灣這塊土地的想法。目 前我們能做的就是找出汙染環境的問題點,並且讓公眾知道這個問題的來龍去脈以及其重要性,甚至推動政府或是民間企業去解決環污問題。

還記得林耀國老師說過:「大地是我們的母親。」自己是唸新聞的,又有商管的基礎,實在是很希望台灣的媒體可以為這塊土地多做些什麼。未來希望媒體、學界、政府、企業和非政府組織可以達成五方共同合作且相互監督,形成一有力且有效的機制,在環保路上一齊同行。

林耀國「台灣土地與生命的感動」

這是一堂振奮人心的課程。和其他的課程不同,這堂課沒有悲傷、沒有哀怨、沒有無解,有的是感動、生命和希望。雖然是在教室上課,但是林耀國老師卻帶領我們走入大自然的世界,體會大自然的奧秘。

整個空間彷彿轉變了,教室從硬梆梆的水泥森林換成了蟲鳴鳥叫的大自然。他用一個「人」的角色引領我們前去欣賞動植物的生活。說來慚愧,從小在大都市成長的 我,有好幾年沒有真正到戶外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了。那些花花草草對我來說,似乎已成童年的兒時記憶。然而,透過這堂課程,我彷彿找回當初的純真及感動,熱切 地想要揮霍充滿生命力的青春。

「大地是我們的母親。」他說。要從「心」去欣賞自然之美;只要「心」美,則萬物則美。他幫助我們跳脫了傳統世俗的框架,認為「下雨天」是觀察和欣賞大自然 最美好的時刻。以前我是討厭雨天的,總覺得淋得一身濕漉漉的很不舒服。但他就是有種魅力,能說服妳在雨天時,到野外走走,感受淋雨的美麗時刻。不為什麼, 因為他是說故事的人,用心地為大自然說一個故事。

除了用心感受之外,還要用心學習。學習萬物生存的智慧。一句廣告台詞說:「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老師卻認為:「科技始終來自於自然。」像是蓮花效應、白 蟻築窩都是很好的例子。另外,單單從大自然的基本元素中,我們也可以獲取許多珍貴的基本價值,例如:土代表謙卑、寬容;風成就了海浪等。每張照片都有他自 己的詮釋和大自然的故事。

最後,他選擇用讓人們自省的方式喚起人類注重環保課題。一封來自二零七零年的信,深深地撼動了我的心。我從沒想過,六十年後的地球會是這樣的面貌。從未來 反觀現在,我們能做的事實在太多了,端視我們要不要付出而已。在這堂課中,我聽見了母親的呼喊,也看見了未來應努力的方向。